小学歌唱教学如何开展有效范唱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陆肖群
[导读] 本文阐释了小学歌唱教学开展有效范唱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做好范唱的准备工作和歌曲教学范唱要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
        陆肖群
        肇庆市第七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本文阐释了小学歌唱教学开展有效范唱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做好范唱的准备工作和歌曲教学范唱要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小学;歌唱教学;有效范唱
        
        范唱是指歌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现场给学生作歌唱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和歌唱方法。教师富有情感的有效范唱能使学生易于理解歌曲,激发其情感共鸣,提高其歌唱兴趣,促使其更自信地、更准确地、更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而达到会歌唱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教师开展有效范唱具有重要意义。
        一、歌唱教学开展有效范唱的必要性
        (一)音乐的艺术特征决定了歌唱教学开展有效范唱的必要性
        歌唱是一门听觉音乐艺术,具有形象性特征。因此,在歌唱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的范唱,给学生听觉的直接感受,使其获得准确的感性认识,为其歌唱提供了模仿乃至掌握歌唱技巧的榜样。
        (二)从小学生的歌唱水平看很有必要开展有效范唱
        很多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歌唱都没有基础,完全不懂歌唱,更莫说懂得什么歌唱技巧;高年级学生,虽有些歌唱意识,但仍处于模仿阶段。歌唱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理论化地讲授歌唱知识及其技巧,学生则会觉得十分抽象。因此,教师范唱便十分必要。
        (三)范唱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中外传统的歌唱教学一直沿用的就是心传口授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即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听音质,模仿音质,并注意音的连贯、音准和节拍的准确性、音色的优美、吐字的清晰、力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等,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四)歌唱的教学现状需要强调开展有效范唱
        在课改中,部分教师侧重将音乐体验、音乐游戏创编及表演等代替传统的歌唱教学,大量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机械式的范唱,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现场范唱,于是学生盲目模仿,对声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忽视了歌曲教学的示范性,以至学生读完小学,对歌唱基本要领仍未掌握,出现音准偏差、节奏不稳、声音嘶哑、音色干燥等问题,无法唱好歌曲。
        二、歌唱教学实施有效范唱的具体举措
        歌唱是通过用唱腔、音高、音色、音程、音量、旋律、节奏、表现力等方面来阐释歌曲和表达情感。教师从理论上讲呼吸和共鸣等,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极为抽象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范唱,一方面,将抽象的知识用声音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歌唱的声音概念,掌握发声要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熟悉和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语言,运用美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1]。教师范唱前要根据所教学内容,给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点和示范歌唱技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掌握老师的范唱要领。
        (一)做好范唱的准备工作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
        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教师给学生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平行分开;头颈部直立、自然,眼睛平视有神;不要压迫颈部,要保持横隔膜自由运动;脸部要放松,表情自然[3]。
        2.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呼吸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师可以用闻花、打哈坎等生动形象的事例作示范,让学生体会、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此外,给小学生讲授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最直接的是教师带领学生快速行走高层楼梯,然后老师现场示范喘气时的深“吸”和深“呼”,让学生体会呼吸的方法,处理好吸与呼的关系。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
        歌唱语言主要体现在咬字、吐字是否清晰;普通话是否标准;语言技巧是否灵活运用。这三方面都关乎歌曲情感能否传达和优美声音能否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咬字、吐字给学生示范要做到“咬清字头,引长字腹,收准字尾”, 使其声音清润,字正腔圆。
        (二)歌曲教学范唱要落到实处
        教师的正确范唱可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意境美,并能体会到教师范唱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呼吸、发音、咬字方法[4]。教师范唱要尽可能把歌曲中思想内涵表现出来。
        1.从技术细节把握好范唱
        歌唱的技术细节是指发声、节奏、音质、速度、音准、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歌唱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抓好这些要素的范唱。歌唱教学涉及范唱的技术细节很多,作为小学生的歌唱课堂教学,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范唱:
        (1)发声范唱。发声示范是小学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歌唱发声还没有概念,完全依赖老师范唱,来跟老师学唱歌曲;中、高年级学生虽有点发声基础,但大多仍未很好掌握发声技能。教师给低年级学生范唱,要教会其区分歌唱的声音和说话的声音,让其模仿着歌唱;对中、高年级学生,要教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同时将一些不正确的发声范唱给学生听,让其鉴别出来,以改进其发声方法。
        (2)音准范唱。音准范唱的知识点和技能主要包括速度、节奏、力度、刚、柔、强、弱、快、慢等。歌唱中的音准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走音”“跑调”。  导致小学生音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歌唱的兴趣,精神疲劳;歌唱姿势、歌唱方法不当;音区太高或太低;速度、节奏、力度对音准的影响等。训练小学生的音准,首先要要求学生重视倾听,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教师的音准范唱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首先是培养其对范唱音高的感知能力;其次是培养其识读乐谱的能力;再次是借助手势对其进行音准训练。手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和交流的重要身体语言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指挥示范,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3)节奏范唱。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要素。节奏范唱除了运用传统的拍手、唱谱的传统方式外,还可用如下方式进行节奏范唱:
        ① 借助体态律动范唱。节奏范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旋律的高低、节奏、力度等变化,从而使学生作出正确反应,并用歌声表现出来。教师的范唱要跟随音乐做拍手、踏步、走队列等身体律动,引导学生感受、掌握音乐节拍的规律。
        ②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示范歌唱节奏。运用生活中的风声雨声等,既形象生动又便于学生理解。老师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节奏,并将其用于节奏范唱教学上,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③ 借助电子节拍器示范歌唱节奏。使用电子节拍器的好处是节拍准确,且可随时根据范唱歌曲的需要调节快慢。教师节奏范唱,要随着节拍器发出有规律的节奏做击掌、点头等动作,让学生一边歌唱一边跟着节拍掌握节奏。
        2.从表现思想内涵上把握好范唱
        歌曲是通过歌词表达思想内涵的,教师应要把讲解歌词的内涵作为范唱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的意境,用有气息支持、音量较小而声音集中的轻声弱唱去范唱,更能流露真情。这样,学生跟唱能聆听到自己的声音,将自己歌唱的声音与老师的声音作对比,并模仿老师的歌唱以改善自己的歌唱声音。
        范唱是小学歌唱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歌唱教学中,上述的教师范唱的方方面面并非机械地在每首歌的教学中实施,而应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机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歌唱教学中。教师通过范唱,把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歌唱方法教给学生,并将歌曲的思想内涵传达给学生,使其真切感受到歌唱的艺术情感,最终使其找到歌唱的感觉、学会歌唱。
        
参考文献:

[1] 向侠.渐进  字正  示范  入境——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1):35-37.
[2] 马腊弗奥迪.郞毓秀,译.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4.
[3] 声乐教学中示范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学生正确歌唱姿势的建立与教师的关系[J].音乐创作,2013:183-185.
[4] 张俊梅.“引、范、学、创”——谈音乐常态课的有效性[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6):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