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李立峰
[导读] 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学生在数学课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在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科学的授课模式,加强对教学举措的有效革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体系更加的规范,让学生在计算能力的支撑下深入参与到实际问题的有效探索活动当中。

李立峰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牌坊小学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在小学阶段计算是学生在数学课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在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科学的授课模式,加强对教学举措的有效革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体系更加的规范,让学生在计算能力的支撑下深入参与到实际问题的有效探索活动当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38-01

        计算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教师有必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学教学在新课改下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在日常教学依然存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所影响的落后理念,在教学中总是以我为中心,将数学知识强加在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这种被动学习的氛围下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到一起,教学方式枯燥单一更是难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非常复杂庞大,如果教师不能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那么在这样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又怎么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呢?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样也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1夯实基础概念、定理教学
        于学生来讲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前提基础是要掌握基础的概念和定理,在此基础上规范性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因此,教师需要对具体的概念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对相关的定理展开分析。促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基础,并且有效地运用相关的定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计算问题。
        例如,在围绕“分数的加减法”组织计算教学时,则可以先从分数的概念、通分和约分等基础定理上进行有效的分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概念之后,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征和规律进行有效分析,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促使学生规范、有序地参与到计算模块的学习中。
        2加强学生计算错误重视
        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要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计算错误提高重视程度,立足于学生错误来进行纠正与改善,这样学生整个计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意识到学生错误的正常性,对于学生的错误保持平常心,有效利用学生错题资源培养计算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他们数学基础十分薄弱,计算思维也有待提升,这个时候进行计算有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等情况,所以出现计算错误也十分常见。对于学生解题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且进行学生错题归类与总结,立足于学生共性和个性错题来进行合理纠正与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在有效教学资源引导下逐渐提高自身计算能力。



        3给予学生计算乐趣,坚持多种方法教学
        计算能力的提升虽然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就计算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计算学习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会因乏味、困难而退却,才会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多媒体教学加入适当的游戏,教娱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内容新颖丰富起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可以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快乐的学习。
        例如,在“10以内加减法”一课中可以结合课本“丰收的果园”进行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教学,既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迅速学习使用加减法计算。在授课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水果小组,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在教导学生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时既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也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展示,利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法则运算的印象;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抢答,为自己的水果小组积累水果教具,这种利用多媒体随机出题,学生抢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熟悉加减法的运算。通过这样生动的一节课,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掌握了计算法则,又为学生接下来的计算学习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4重视计算训练
        4.1记忆训练
        若是学生能在记忆中储存一些常见的数据,学生在看到相应的题目的时候就会快速地得出正确的答案,既可以节约计算时间,也可以保证计算结果。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记忆训练,包括但不限于九九乘法表的背诵,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的计算公式,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计算公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计算技巧,如整百、整千的计算公式,25×8=200、125×8=1000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就能快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无意义的计算,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成绩。
        4.2笔算强化训练
        虽然在当前的教学中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在教学中运用题海战术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具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笔算训练。在开展笔算训练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题。如教师可以设计“20以内的退位减法”“横式转竖式”“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训练。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重点来进行计算,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例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针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样的技巧进行针对性练习,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地纠错,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属于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思考的教学问题,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同时借助于有效的计算训练来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计算水平,最终真正有效实现培养的目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邓召荣.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8(15):359-359.
[2]吉日嘎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01):178-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