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潘筱亮
[导读] 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自幼时,父母亲不在身边,因此缺少了父母亲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因而,其内在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很成问题的。对于教学者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督导这些儿童,并且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敞开自我的心扉,对教师诉说其心灵的苦闷,教师只有能够做到这点,才能够使得学生克服心灵的问题,使得这些出身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个体。

潘筱亮    南宁市县古寨瑶族乡古棠小学
【摘要】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自幼时,父母亲不在身边,因此缺少了父母亲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因而,其内在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很成问题的。对于教学者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督导这些儿童,并且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敞开自我的心扉,对教师诉说其心灵的苦闷,教师只有能够做到这点,才能够使得学生克服心灵的问题,使得这些出身于留守儿童家庭的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个体。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88-01

        教师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服务型人员,就在于自我能否结合被教育者的情况,由此制定一个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令学生能够克服自我的问题和负面情绪,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扫除其心理阴影,始终能够在阳光下挥洒自我、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迈步。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无法呈现出最好的自我,毫无疑问,这是令人感到可惜和遗憾的问题。教师需要从现在寻找解决之道。
        一、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说明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由来已久
        农村的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问题,这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存在甚久,并且所产生的危机和危害也是日益突出的。农村的教师不能对于这些问题熟视无睹,而是要结合问题的实质和核心,进行卓有成效的分析和解决,从而令更多的小学生能克服自我的问题和危机,也能够使得学生拥抱一个全新的自我。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紧要关头,教师不能够对于这些问题熟视无睹,而是要积极地帮助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走出心理的阴影,使其迈步向前,并且能够建立不凡的成绩。事实上,正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存续的时间很长,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解决好,也绝非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1]。
        (二)留守儿童的自卑感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危机之一便是自我的自卑感甚为突出,正是因为学生的自卑感甚为突出,因此,教师要想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和独立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尤为必要了。不少的留守儿童的心理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他们认为,自己的父母之所以要选择外出打工,不是因为自己必须要这样做,而是因为父母亲对于自己缺乏关爱和耐心,借此机会来摆脱对于自我的照顾。学生的这样的心理,直接导致了自我贬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的现象的出现,这些心理情态,都将成为孩子们的日后发展的杀手和阻碍,因此,教师不能够任由留守儿童发展这些负面心理,而是要令其克服自我的负面心理,更加从容地发展自我。
        (三)留守儿童具有反集体的人格
        留守儿童因为常年无法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生活和发展自己,因此自我难以更好地融入于一个集体之中,换言之,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集体人格,每当在集体中生活和发展自我,学生的被动心理和消极心理就涌现了出来,这样的心理图谱,必然很难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成长。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岛,任何人在发展自我的同时,都应该懂得融入集体之中的重要性,由此才能够成长和成熟,但是当下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反思。



        (四)留守儿童不愿意直面危机、克服困难
        留守儿童需要直面问题和危机,在攻克学习和生活的危机的同时,令本人的抗压力、进取力和能动性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由此,学生才能够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但是当下的留守学生中,很多人对于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持有一种负面、消极和闭塞的心理模式,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压力和负担,总是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模式去生活、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成为一个挑战压力和痛苦的勇士,逃避心理必然将成为学生的敌人和潜在隐患。
        二、教师应该如何教导留守儿童
        (一)用爱作为教育的灵魂
        面对着留守儿童,教育者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如果教学者不能够用爱来浇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必将呈现着枯槁、梗塞和扭曲的面貌,这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是尤为不利的。教师首先要明确: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友好的拥抱,一个诚挚的祝福,往往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二)多加锻炼留守儿童
        教师要多加锻炼留守儿童,使得他们能够在磨砺本人的同时,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成为一个善于挑战生活的勇气,在生活和学习的舞台上书写更多的精彩和传奇,这对于教师的意义也是不凡的。例如,教师应该严格的督导留守儿童,使其能够尽快的完成自我的学习任务,并且能够根据自我的真实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人的学习计划,时刻行走在班级同学的前面,由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呈现着更加不凡的面貌[2]。教师不能够令留守儿童以患得患失和小心谨慎的样子去生活,而是要令其成为一个大踏步前进的人,以“少年心事总拿云”的气魄,去攻克一个个问题和难题,由此令自我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宽广和博大,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地融入集体之中
        留守儿童既然存在着不小的反集体人格,教师不能够对于学生的反集体人格熟视无睹,也不能令学生放弃自我的发展和突破空间,而是要令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推动和引导下,更加从容地融入集体之中,并且令自我成为一个心态稳定、视野宽广、热爱为集体奉献的人,由此一来,学生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和造就。学生应该明确一个道理,自己的发展和集体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唯有能够容身于集体中,才能够令自我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也才能够获取更加美好的自我。
        结束语
        农村的小学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热爱学生,尤其要成为一个善于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自我的心理问题的教师,由此,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地克服其心灵问题,使得学生养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又能够令学生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教师不应该令留守儿童成为一个游离于集体的个体,而是要为他们构建起一个个能够容纳自我的场所,由此,学生才能够克服自我的反集体的心理问题,融于集体中,并且为集体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令自我获取成长。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8,32(1):29-36.
[2]葛新波.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研究,2019(23):37-40.
[3]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9(2):477-4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