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莫巧玲
[导读] 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寄宿制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别从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科学界定并分配教师职责、明确监护人的教育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推行策略,以此来充分发挥寄宿制的教育价值。

莫巧玲    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中心小学
【摘要】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寄宿制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别从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科学界定并分配教师职责、明确监护人的教育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推行策略,以此来充分发挥寄宿制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86-01

        受到父母角色的缺位以及城乡教育差异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发严峻,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会对他们的心理与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家庭教育,发挥照料的功能,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阻隔不良行为与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每年在校的时间将近2/3,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处于学校的监护范围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留守儿童和外界的接触,远离外界环境和外界行为的不良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不仅如此,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正确的思想方面的教育,可以让其了解到不良风气存在的巨大危害,进而自觉地抵制并远离不良风气。
        (二)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与综合素质
        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寄宿学校的优势都比较明显,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发标准开设各个科目,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全都配备专业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收获文化课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且寄宿生的课余时间有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晚自习,能够渐渐地令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及时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三)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理
        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脱离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在吃、穿、住、行、用等各个方面不得不独立自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努力地掌握一些生存技能,独立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而且在集体生活当中,可以让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更加关心他人,更懂得感恩。寄宿制学校每天的生活几乎是相同的,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规律的作息,注重卫生清洁,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
        (四)培养留守儿童正确三观
        生活在寄宿制学校中,能够让留守儿童远离落后的思想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长期处在思想健康、崇尚科学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参与课余的集体文化活动,能够接触到很多新的理念和新事物,有助于增强寄宿制学生对社会的感知。不仅如此,在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熏陶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推行策略
        (一)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寄宿制学校应当按照留守儿童年龄的不同,科学地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明确教育的理念。除此之外,寄宿制学校应当根据留守儿童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特点,举办适合他们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探寻孩子们的特长与优势,使其能够在学校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心,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科学界定并分配教师职责
        学校需要合理地划分留守儿童教师的职责,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教师或学校的责任,属于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必须要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对留守儿童展开全方位的教育和监护。不仅如此,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应当由不同的教师担任,生活教师负责学生平时的饮食和起居,教育教师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普及知识。同时,还应当注意教师的培训,寄宿制学校需要重视对教师展开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学的水平。比方说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频发,学习态度不认真、道德水平不高、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一些针对性的讲座和课程,比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人际交往的指导等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知识,学校需要根据教师的兴趣、能力以及专业背景等展开相应的培训。此外,还可以选择壮大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寄宿制学校中任教等等
        (三)明确监护人的教育责任
        留守儿童的家长在以前对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过度地依赖学校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转变家长的这种非正确观念,深刻地意识到父母对孩子不止有养育的责任,还包括教育责任。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出打工前应积极地和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告知联系方式和去向,定期和教师沟通,掌握孩子的近况,便于展开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不仅如此,还需要尽量增加一些探望学生的次数,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采取视频聊天或通电话的方法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缩短孩子留守的时间,促进亲子沟通,充分体现出家庭教育的价值,推动孩子心理、人格与情感的健康发展,消除那些因为缺少父母照顾引起的留守儿童和父母关系紧张的因素,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2]。
        (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
        因为需要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运作和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运作和管理的监管体系。具体来看,政府部门应当从法律的角度监督寄宿制学校财务、教育与管理等各个方面,使各项工作更具规范性。同时还需要修订和教育有关的法律,比方说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细化当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章制度,推动其平稳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推行,能够阻隔不良行为与环境的影响、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与综合素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理以及培养留守儿童正确三观等等,教育价值显著。为此,需要积极探寻寄宿制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推行策略,充分发挥出寄宿制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韩育贤.浅析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生活教育实践——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4-5.
[2]李倩倩. 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7.
[3]张延山.寄宿制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2(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