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蒙彩蜜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有着日新月异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走出农村,到城镇打工,这样的情况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严重,逐渐被广大社会所关注重视。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中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与管教,在性格心理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农村流受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现代教育界的重中之重。下文将重点阐述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蒙彩蜜    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乐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有着日新月异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走出农村,到城镇打工,这样的情况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严重,逐渐被广大社会所关注重视。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中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与管教,在性格心理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农村流受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现代教育界的重中之重。下文将重点阐述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农村学校;加强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84-01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大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家中隔辈长辈往往过分溺爱孩子,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心理、学习、生活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农村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对留守儿童展开科学合理的教育,像是构建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课程、构建良好校园环境,针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手段,切实为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打下基础。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拉近留守儿童距离
        据调查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想要切实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学校教师首先需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在课上课下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想法和观念,并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展开相应的心理教育策略,在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问题。
        在农村学校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农村留守儿童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由内而外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学校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交流态度,以平等、尊重的方式面对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内心过度敏感,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才能真正与学生成为朋友,为往后的心理教育做好铺垫。
        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关注儿童成长过程
        农村学校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构建留守儿童检测体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展开跟踪式的记录,并定期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心理教育措施。农村学校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教育,要切实掌握班级内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班级内是留守儿童的学生,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汇入档案,将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记入档案中,像是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以及临时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在学生上学期间要定期与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家访等工作,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做好准备。



        三、引导留守儿童主动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教师想要切实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就要不断地引导留守儿童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学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仅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重视教导学生为人处事之道,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关怀,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养成了自卑内向、敏感的性格,农村学校教师要担负起教导留守儿童明辨是非的重任,引导留守儿童与他人进行交流,一段时间的交流适应后,再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参与集体活动,通过长期的引导帮助,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克服心理问题,改善过度的内向性格,以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面貌面对学习生活。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能够感受集体的温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在小学阶段接受心理教育对往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农村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完成心理训练,心理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展开心理知识教导,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课程中,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激励留守儿童参与进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心理知识,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使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产生浓厚的归属感,养成积极情感,提高心理健康。
        五、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校共育
        农村学校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给留守儿童家长或者临时监护人传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明和谐、愉快轻松的家庭教育,学生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得到父母的关爱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儿童家庭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可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尽可能地不缺席孩子的成长,使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父母也要将孩子妥帖地安排好,将孩子托付给最适当的临时监护人,并应用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尽可能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为孩子带来关爱与呵护。
        六、构建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校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影响,因此,农村学校要尽可能地将校园营造为整节明亮、积极向上的环境,通过校园内的墙壁黑板报、花朵草地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校园的温馨,在潜移默化地环境中改善心理问题。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开朗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鞋智颖,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9
[2].邓林聪,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8
[3].安秀红,农村学校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