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田琼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田琼
[导读] 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同样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语文科目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文字积累、记忆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学习内容,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且实用性较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语文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

田琼    游仙区五里路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同样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语文科目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文字积累、记忆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学习内容,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且实用性较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语文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80-01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只让小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盲目学习,使他们被动思考相关问题,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是非常不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好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能够通过教学步骤的简化、教材内容的补充、有效策略的实施等,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对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至关重要,为此,语文教师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质教学的目的
        小学的语文教育是人生的一门基础课,因此必须提高素质教育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可以避免培养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注重分数。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心分数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张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不能只关心少数尖子生,要实现整体的素质提升。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将会陷入一潭死水的境地,新课改要求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要提高素质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学习综合知识,而不是只为了考分去做大量的练习题。
        2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课堂的互动较弱。学生对语文的课堂的参与度和兴趣不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就要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教学是教和学两个两个方面的活动,任何单独一方的付出,其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了教学的这个本质,才能够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在互动交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才能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调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思维,有着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想法进行及时地了解,并做到深入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从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通过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


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以及理解学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后,再组织最有特色的课堂活动,使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极有利于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比如,讲授《草船借箭》一课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带着丰富情感初读文章后,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的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充分地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三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表达他的阅读感受,并将不同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活潑的特点,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启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了解;还可以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播放动画视频,提供合作机会,方便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探究感悟后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
        4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老师对话的机会,学生不再是只会被动接收,要老师平等进行探讨,老师要合理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工具来调动课堂的气氛。比如,在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首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这篇文章其实包括了刘备团队的几个主要的成员,然后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这篇课文的视频片段,老师可以通过这些画面来讲述这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和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采取多媒体视频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小学生也开拓了思路。
        5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推行新教改关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必须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把基础打牢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采取高科技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旁征博引,要掌握很多语文以外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合理地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工具,采取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6丰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新要求。为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入手进行教学指导。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教师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写读后感的练习,通过这些手段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成立了专门的阅读角,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进行阅读分享。班级也会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学习。我们有时还会鼓励学生针对自己读的新书绘制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
        结语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从基于小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而进行的重要养成教育。因此,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2]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0-61.
[3]李昌红.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8(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