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紫河镇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针对数学学科而言,教育部要求教师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学科,所以说教师也应当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同时,针对初中学生而言,学生不能将中考作为主要目标,也应当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策略
前言: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思维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它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整个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若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领会新课改内涵、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元素,让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这样才能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
处于初中教学阶段的学生,整体身心发展已经趋于完善,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授课教师可以全面根据函数教学知识内容,为学生构建贴近日常生活实际的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反比例函数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较多,授课教师就可以基于此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如“小丽的妈妈早上骑电动车带着小丽去距离家20km的镇上去卖东西,回来时妈妈让小丽坐公交车,所以小丽回家的时间要比妈妈快很多。假设小丽和妈妈走过的路程是相通的,同时电动车和公交车行驶的速度始终不变,请计算出从家到镇上的时间与乘坐不同交通设备的速度之间的关系。”贴近生活化的函数教学情境给出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和父母上街买东西的情景,此时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兴趣就会更加高涨,并对题目中的各个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解答,设小丽乘坐公交车行驶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从家中到镇上的时间需要t小时,由于题干中给出了“电动车和公交车行驶的速度始终不变”这一条件,这也就表明小丽在做匀速运动,时间=路程÷速度,所以t=20÷v,从这一关系式中不难发现,路程一定时,时间t和速度v呈现反比例函数关系,也就是说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小,所用时间越长,自变量v的取值一定是>0。通过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函数学习兴趣,还有能够进一步培养初中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制定合作学习方案,明确合作学习过程
教师应根据小组情况,设计并制定较为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案,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讲解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各小组制定相关学习目标任务,让学生理解其相关概念和形式,然后教师在明确指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提高对该部分知识的着重关注和研究探讨,进而加深小组学生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进行该数学内容的难点学习,并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让学生将一元二次方程式变成一般形式。
在最后得出答案后,可以让小组发言人进行全班总结发言和回报,如此就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和荣誉感,进而能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知识进行分组讨论,而是一个科学并系统性较强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例如,教师要按照先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内容,再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再进行总结发言,最后进行小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按照准确的步骤依次进行,并在其中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还要从旁随时为学生解难答疑,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知识
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抽象性强,学生常常理解困难,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准确,对数学知识理解不深刻,无法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起来。针对这个现状,数学老师借助信心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观、立体的形象,化抽象为具象,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而突破了初中数学的重难点。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数学老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拉面的制作过程,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拉面师傅如何从简单的两根面变成了4根,4根变成了8根….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拉面师傅的制作过程,然后推理最终这碗拉面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直观的了解到乘方的概念,认识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经历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律。
四、积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有些数学概念可以从学生自己的实验去领悟数学概念的生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圆概念的教学就可以这样来。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图钉和一根红线,将红线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另外一端系在铅笔上,把红线拉紧,移动铅笔一周,画得图形为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图钉可以看作是定点,红绳长可以看作定长(半径)。自然而然得到圆是到定点(圆心)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然后依次可以区别大于或者小于红线长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讨论后,对圆的概念会掌握得很牢固。
这类数学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并根据需要适当的变换操作来抓住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真实的动手操作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一般规律。这正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结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就能够改变数学枯燥乏味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顾慧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18(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