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课为载体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陈丽雪
[导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陈丽雪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学校推动化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化学学习中,增强自身能力,为化学发展做出贡献。当前化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教学方法,对当前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重难点做出讲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化学是一门抽象知识较多的学科,部分理论教学过程相对枯燥无味,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不出来。新课程改革后,随着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以突出,同时也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探讨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课的概述
        当前微课教学在我国迅速推广,并且取得一定进展。微课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制作简单并且易于传播的微课在教学中,能够将教学工作与网络之间有效结合,拓展了课堂学习的相关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该教学方式的出现得益于当前网络快速发展与视频技术的便捷应用,体现了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在中国,相关学者与专家对微课尚未达成统一意见,缺乏权威性界定,现阶段微课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分别是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与传统课堂时间相比,微课的时间通常较短,约为7分钟左右。微课在化学教学中,不同微课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对当前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学生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
二、微课相对于传统课堂的特点
        (1)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一对多”,注重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2)教学时间不同。传统课堂一节课教学时间为45分钟,高中学生很难做到全程集中上完一节课。而微课的授课时间保持在3-10分钟,这段时间恰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且微课的学习时间不固定,让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某个知识点;(3)教学场所不同。传统教学场所是教室,而微课学习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学生课外时间或者周末在家都可以学习,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4)微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可借助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某一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再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微课为载体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奠定课堂教学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复杂、多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很难体会到学习成就感。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下降,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对化学学习产生厌烦、抵触等情绪,不利于教师顺利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对此,我们基于信息技术,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认识规律等,利用教材、网络资源等制作了一段精短的微课,让学生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了解课程内容,对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微课讲述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学生接收到微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明确自身不懂的化学知识,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与教师互动,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辅助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活动。比如,讲金属制品的防护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进行灵活设计,布置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教师课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习重难点的印象
        教师使用微课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当前学生学习印象,便于学生掌握化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微课的专项讲解,针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采取专项突破,有效提升当前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尤其是学生在预习课本知识时,会对课本知识产生疑问,教师借助微课教学,能够对当前学生预习进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微课以其自身优点,能够提升当前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需求,开展专项突破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借助微课教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自身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增强自身实力。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整个化学知识体系,并且微课具有重复放映的功能,能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反复收听,直到透彻理解当前知识点。
        (三)、优化化学实验,节约资源、绿色环保
        教师在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时,为了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经常会引入某一具体的实验现象,通过观察现象,更加客观介绍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但是如果每一个实验现象教师都在课堂上现场演示,不仅教学时间不够,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还会造成化学资源浪费,甚至有些反应物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学习乙烯、乙炔被酸性高锰酸钾的氧化反应、萃取水中的苯酚实验、乙醇分子间脱水制备乙醚等课程内容时,教师若能借助实验视频微课这一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利用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化学资源浪费、生成物对环境的污染,实践了绿色环保的重要理念。
结束语
        总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物质中的化学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进行探索,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亚军.如何通过微课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24+126.
[2]辛文林.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的作用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6-318.
[3]张东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8(22):202+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