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郑州航空港区慈航路小学 郑州航空港区 450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弊端逐渐得到显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逐渐成为现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关注重点。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与心理尚未得到成熟,数学内容较为抽象,为学好这门学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需求,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满足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创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一)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独立思考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与学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均有着一定内在关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素质教育的改革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二)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若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则可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则可全面的分析与解答,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更加自主,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课本当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与解题能力,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一)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属于一项宝贵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完整解读,而忽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与发展。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学生也没有被要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
(二)学生心理原因影响
因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相对较为特殊,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存在较大的挑战。通常情况下,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教师与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抽象且繁琐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因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十分吃力,也习惯了教师的讲解与指导,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陷入“思维停顿”,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甚至是不愿意主动思考。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逐渐下降,但在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中,只能够通过繁重的教学与练习,才能够缩小与教学资源充分地区学生之间的差距。因相关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业加重,即便拥有课外时间,也需要面临大量的作业与练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为在保证教学制度的同时并保证教学质量,需要花费额外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思考能力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若教师忽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力,必定会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学校为转变这一现状,开展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专题研讨会,使教师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作出改变。对于有意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应着重培训教师的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教师彼此之间可相互交流互动,分享教学技巧与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借鉴,实现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再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缓解数学课堂的枯燥压抑氛围,加深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独立思考相关问题。另外,还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辅助教育,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鼓励组内成员相互交流互动,并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带领学生共同找到数学当中的知识,明确数学这门学科的价值。
(三)积极拓展课外问题
知识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尽管小学数学知识表面看起来枯燥且抽象,但也源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因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意识探索阶段,教师在树立教学目标与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征,适当融入过一些生活当中的元素,教会学生对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感受数学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愿主动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实际生活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在教学中应用。
(四)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认为数学这门学科时枯燥抽象的,其中的知识内容难以理解。但知识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相关知识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相关知识内容。教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当融入一些讨论的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讨论的过程中探索到正确的答案,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其今后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处理相关数学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巧用电子书包让学困生乐学善学——以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为例[A]. 聂杜梅.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2].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A]. 廖书清,陈小华,陈献培,邓浩凌,卢丁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A]. 康利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 2020
作者简介:陈静(1985-12-12),女,汉族,籍贯:河南泌阳县,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