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叶坚秀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
        叶坚秀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浙江 温州32500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也在持续推进,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下,许多新的教学策略被提出并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推进实施,议题式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其应用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完成以及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再适应此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采用核心素养下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而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利用议题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高中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当中,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事业支持社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使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而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中重点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各方面,也更加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能力以及创新实践精神,总的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指的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将核心素养与教学相融合,更加指向与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侧重于学生在学习培养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并且核心素养还具备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特点,能够为学生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是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高中政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也同样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法律法规知识、爱国主义精神、价值观、德育教育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育与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观,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肩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觉悟,规范自身行为习惯,塑造优秀、健全的人格,使高中学生能够成为懂礼貌、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主要目的也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
二、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政治学科中不仅包含法律法规知识、文明行为习惯、时事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德育教育内容,这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高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学科,对于指导学生的后期学习与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并且多采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方式让学生记忆知识点,使得政治的教学效果低下,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但新时代发展下的社会需要的绝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而是学习能力强、综合能力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培养并全面提升学科自身的核心素质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已经成为高中政治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以此使学生以及教育事业都能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具体策略
        当前,议题式教学方式已经成为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其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

所谓的议题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真实生活中的具有开放性、指向性、综合性的探究性话题为主,与结构化的学科知识相融合,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议题主要分为三类:实证性议题、辨析式议题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议题。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议题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上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
(一)选取恰当的议题展开教学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科的整体视角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构建,让学生的学习不是碎片化的,而是完整的,能够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那么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在全面了解教学知识内涵的基础之上对议题进行选择,并且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将其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联系起来,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时,要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个人和社会、理想与现实以及其中的联系都对学生展开教学,在确定议题时可以选择诸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以及“人生价值是怎样的”等,通过议题的确定,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有效的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进行具体的探究、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加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二)根据选择的议题创设教学情境
        议题的确定能够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其教学过程中,议题作为问题引导能够更加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确定议题之后,可以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将知识更加形象、立体的展现出来,使知识更加生动,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小康社会的构建与发展”作为议题,让学生对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与建设成果、建设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康社会的视频资料等,更直观的将知识呈现到学生面前,指出小康社会下人们的幸福感、社会美好程度的提升,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的感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三)重视课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教师要重视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以及结果。在利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无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有效的获取知识,那么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以及知识的拓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教师在讲解《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章内容时,在完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的议题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对“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总结、整理,并且在完成本章内容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教学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2]。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以及趋势,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对传统教学改革的推动,并且随着议题式教学策略的应用,更是能够促进学生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其议题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盛海健.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策略解析[J].成才之路,2020,(9):30-31.
[2] 何赛军.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3):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