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媚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逐步得到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情况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他们有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方向,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教育特点。促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结合策略
前言: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而这正是德育所需要的。换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性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发展程度。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可以发展健康的人格,教师要善于开展活动来改善学生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并做到自我反思与自我鼓励等良心健康的心理活动。这有利于可以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独立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德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实践阶段,大多数学校仍然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但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容易忽视,所以小学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良好把控,为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而无论是小学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注重教学工作与实践教育相互结合。小学教师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情景与教学工作进行相互融合,并结合德育,心理咨询等方式展开针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拓展活动,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同学的心理健康,根据学生心理状况,正确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
例如,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内容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了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帮助养老院中的老人打扫卫生,与他们聊天等,或帮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或者扶老人过马路,在马路边捡垃圾,教学低年级学生佩戴红领巾等活动学习雷锋,这还可以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工作意识和奉献精神。还有,在学习交通规则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模拟道路交通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从中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还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健康得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提高教师的心理与德育素养
作为教育理念的最直接传播者和教育课程的开发者,教师的品德与心理情况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相较于理论上的教育,更注重将教学落到实践之中。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必须掌握这两个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进一步的对理论进行实践与完善,并首先将德育与心理的健康观念化为自己品德的一部分。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对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有知识储备,并且同时要做到品德优秀、心理健康。
例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种植小植物这样的课外活动。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他们在照料植物时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项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并可以进行道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来开展教育活动。例如,端午节期间,学校组织学习爱国诗人屈原英勇事迹的活动,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前了解屈原的故事,并制作卡片。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和选择最好的作品,以激励学生养成学生的爱国心。在这一过程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有效整合。
三、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与德育教育的辅助
家庭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家庭的环境,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与品德,是影响学生性格与品德言行最大的因素。所以说,好的家庭环境与优良的家庭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格外关注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学校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家庭,并且让班主任和学生那个的家庭有良好的沟通渠道[2]。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需要教师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督促学生的家长对孩子起到足够的重视。这是有利于学生德育与心理发展的良好举措。
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为了使两者充分融合,起到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学生的教育工作的作用,学校必须与家长接触并互动,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动态,例如学生家庭中父母关系是否和睦,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是否正常,父母对学生的期望有是怎么样等。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亲子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活动当中,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新的渠道。同时,也让家长的道德意识与教育工作达成统一。
结论:
总之,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展开有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良好的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教育工作和要做好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以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实现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靖.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68-69.
[2]陈建文.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