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兵
南宁市澳华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21
摘要:画图是一种常见的解题辅助方法,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画图策略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画图的意识;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来化解理解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充分体会画图的直观作用;分层的逐渐提高学习要求,努力帮助学生养成做题时画图的好习惯,加快学生画图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具备应有的数学解题能力。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教学现状、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三大方面一一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画图策略能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理解数学概念
儿童的认识规律往往是“动作觉知——表象形成——建立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以及画图的做法正是顺应了这一规律。这种画图策略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对象变得“图形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到画图策略对于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和方便程度。画图策略能够使得学生在直观的图画中获得动作觉知,从而形成表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建立抽象的概念。[1]
(二)画图策略能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表达思考过程
正如美国的数学家斯蒂恩所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能够转化成为一个直观的图像,那么我们就能够整体地把握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开展的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画图策略的习惯。小学教师只有做到教会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才能把较为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只有将问题变得直观才能容易展开形象的思维。[2]
(三)画图策略能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理清数量的关系
画图策略能够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理清数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数形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思考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解题时运用画图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看懂题意,画图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将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看的十分清晰、简单明了,从而更好地理清数量关系,化解题目中的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清楚题意、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的解答难题。
(四)画图策略能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体会到数形结合
画图策略能帮助学生较为直观的体会到数形结合。在数学领域,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即将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共同思考问题,从而通过数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和互相转化来解决数学难题。数形结合能够使“数”与“形”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从而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思想利用了图形直观、形象等特点来生动的描述数学问题 ,能够使需解决的问题由难转为易,由繁转为简,从而更为准确、快速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3]
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教学现状
为深入了解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画图策略教学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名小学生和10名小学数学老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一)小学生解数学题时缺少主动画图的意识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是停留在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往往是就图论题,缺少通过案例分析原理,缺少从画图策略方法层面上进行归纳引导,这致使学生解题时的画图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学生难以体会到画图对于解决问题的真实意义与价值,从而导致学生缺少主动画图的意识。在访谈中,有许多学生都提到了在解数学难题时,自己仍然没有主动用画图帮助理解题意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师存在一个通病,即总是依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指导学生画图,大部分的教师都并未真正的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画图策略的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依据自身对题目的理解来学习画图策略、应用画图策略。甚至有的教师会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强迫的方式教学生画辅助线,忽视了学生对画图的深入理解以及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学生只是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灌输的画图方法,没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解题思路,导致小学生难以真正养成画图能力,画图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够理想。
(三)小学数学教师对画图的认识比较狭隘
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存在对画图的认识比较狭隘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教师急于求成,在教学中过早地向学生灌输运用画辅助线等画图方法分析数
学问题。虽然辅助线简单、普适性较强,但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依然是比较抽象、不易操作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的认知特征,找寻象形图、图画等较为容易感受与接纳的画图方式。如果过早地引入
较难的画图方法,容易致使小学生对画图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数学丧失信心、自暴自弃,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的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解决数学问题。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对画图的兴趣,从而促使其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时能自发产生画图的需要,从而主动地通过运用画图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学难题,准确、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分层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自觉养成画图习惯
小学阶段是数学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年级不同以及个体差异的存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画图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画图兴趣,使得学生自觉养成画图习惯。
(三)通过画图策略化解题目难度,引导学生爱上画图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画图能力,就必须要重视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画图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会了根据不同问题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恰当的画图方式来化解题目难度,才能使得小学生爱上画图策路。小学生常见的画图方法包括示意图、树状图、线段图、图表法、集合图等等,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常见画图策略的区别与适用范围,从而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的简洁性、直观性以及易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创新,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生画图策略的培养与应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背景合理选择不同的画图策略,借助图形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敖七方.教画图 讲转换 拓想象——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三策略”.[J].新教师.2018(07):51-52 .
[2]陈芬.小学数学画图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探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55-56.
[3]施丹瑾.培养几何直观能力提升策略水平要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J].教育视界.2015(08):37-40.
[4]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侯美霞,李醒群 . 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5(Z3).
[6]杨志荣 . 浅谈画图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5(20).
[7]金秀芳,金敏 . 让画图策略成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J].小学数学(教学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