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赵敏
[导读] 激趣是新的教育思想,主要彰显了生本的思想内涵

         赵敏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实验小学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激趣是新的教育思想,主要彰显了生本的思想内涵,具体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法、活动形式的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以兴趣为驱动,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在小学阶段,激趣是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基础,在开展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激趣为先导,构建趣味性的授课体系,彰显阅读课堂的活力。通过对具体的趣味性授课方法进行分析,为构建活力阅读课堂提供一定的行动参考。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创新
阅读是决定和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学生对待阅读的学习态度,以及在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兴趣所决定。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的是要践行激趣的理念,关注学生层面在阅读领域所呈现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阅读课的授课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产生阅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端正自身的学习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以生为本积极落实激趣性授课思想,是作为语文教师执行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故事导入,吸引课堂注意力
         导入是重要的开端,导入的形式是否有趣,是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的重要因素[1]。在导入环节,需要以激趣为目标对具体的导入素材,以及导入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形式进行全面的创新。以故事为载体进行导入,为学生营造充满新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围绕故事进行互动,让学生产生好奇,并在兴趣的驱使下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到阅读任务深入探索当中。
         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例,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通过搜集故事并进行趣味导入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气氛的营造。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出故事,即“从前有一个胡萝卜,他有着长长的胡子……”当教师讲到这里时,学生便会产生疑问,胡萝卜怎么会有胡子呢?他的胡子怎么了?之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和联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章,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寻答案。这样导入方式相较于开篇点题,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情景,在想象中加深理解
         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环境,那么就少不了情景的构建。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认知层次考虑,关注学生思维基础。并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所搜集和整理的相关素材,进行情景创建,让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想象空间,在联想的过程中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例如,在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能一些学生对于文章中所描述的风景并不熟悉,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改善具体的学习氛围。

结合现实生活中西沙群岛的真实风景,进行情景展示,以便学生在可视性的学习环境下通过观察和联想,让学生切实感受文章中所描述风景的特征。让学生在联想之后进行深入阅读,思考作者眼中的风景与自己在联想和想象中浮现出的景象是否一致,实现思维发散,促进情感深层次体验。
三、游戏朗读,增强阅读学习和体验
         朗读是决定学生有效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模块,同时在趣味性教学背景下,针对朗读教学提出全新要求。作为教师需要以激趣为目标对朗读形式进行创优,融入游戏思想,将游戏与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具体的朗读任务,也能够让学生从中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朗读环节,比较典型的朗读活动主要以角色扮演为主[2]。具体指学生模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扮演,通过情景的呈现和对话的交流完成朗读表演。在实现激趣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情感层面得到一定的融通。
         譬如围绕《陶罐和铁罐》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规范设置朗读环节做好角色扮演任务分配,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肢体动作,掌控神情变化提高朗读环节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扮演中对具体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精神层面的理解能力。
四、合作鉴赏,提高阅读理解深度层次
         对于小学生来讲,合作型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相较于被动性的听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动力。为了全面落实趣味性教学,教师需要践行合作学习理念[3]。为学生构建合作、互助、探究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其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鉴赏,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层次。通过合作鉴赏提高课堂参与度,实现活力课堂有效创建。
         例如,在针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则可以对具体的鉴赏任务进行明确,引导学生以互助、探究为先决条件,就不同人物形象和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就两种性格进行拓展分析。
五、读写训练,实现知识到技能有效转化
         对于小学生来讲,实践性的训练相较于硬性的记忆和背诵基础知识,更具有趣味性。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践行读写融合思想,设置综合性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参与多种类型的写作训练,通过续写、仿写、扩写等来强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创作能力建设。例如,在针对《金色的草地》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句子仿写,或者引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声音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激趣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彰显生本思想的全新授课理念,在阅读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积极贯彻和深入落实趣味性的授课思想,在优化环境,转变学习观念和规范行为等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开展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举措对授课环境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故事导入、情景创设、游戏组织、合作鉴赏等多种比较有趣,并且具有一定个性化的授课方法,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有助于思维自主发散和探究的氛围,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活动参与感受相关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花.浅谈趣味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68.
[2]谢小玉.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0(12):56-57.
[3]李瑛.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