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
四川省隆昌市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42150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国内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国内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了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因此儿歌弹唱也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技能类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中儿歌弹唱教学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分析,力争寻求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市场需求的儿歌弹唱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歌弹唱;弹唱结合
一、儿歌弹唱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幼儿是认知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对自己的情绪、注意力等不能进行自我控制,而音乐课这样的方式恰好可以被利用于这样的场景。因为音乐可以很好的吸引幼儿,使其情绪、注意力随着教师的节奏一起。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音乐素养,儿歌弹唱则是评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音乐素养最直接的手段。
儿歌弹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它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弹”和“唱”,而是一名一线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的综合体现。“儿歌弹唱”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技能,无论是课堂教学、音乐欣赏,还是音乐游戏活动设计,都需要用到这项技能。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习阶段就要对这门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二、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儿歌弹唱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贯穿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阶段,其重要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经过考察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对于儿歌弹唱这门课程都存在一定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不清晰
所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是依据国家拟定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校内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但是很多院校对于儿歌弹唱这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教师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质量。
2、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不合理
儿歌弹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它的开设一定是建立在学生拥有儿歌演唱和钢琴演奏这两门课基础知识的前提。而国内很多院校是将儿歌弹唱放在学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始进行,甚至个别院校将钢琴课与儿歌弹唱混合成一节课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为了追求教学速度不能充分利用教材由易到难的特点进行教学。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不仅仅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
3、学生音乐素养不一,增加教学难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进入学校学习
的。学校在学生入学前并没有对其艺术素养进行评估,因此学生的艺术素养差次不齐,甚至个别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基本的音乐教育。这样的现实情况直接导致教学进度的减缓,教学质量不佳,甚至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厌学等情况的发生。
4、教师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都是各大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还都是在参照教师自身读书时期,这是不对的。首先,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是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要的音乐知识并不了解,更不了解一线幼儿园需要哪方面的技能。因此,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不熟悉,也就只能参照自己读书时期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同门任课老师虽然在教学上有不同的手段,但是由于都是从学生时代参照当时老师的教学方法,所以也都大相径庭。
这样的情况致使幼儿歌曲这门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水平难以有质的飞跃。
三、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过硬的专业技能已经不能构成一名学前教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强劲的综合能力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所需要的。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这门课程的教学,笔者给予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引路灯,它可以引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内容,甚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份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对该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各项职业技能也需要有量化标准,仔细、严格的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从而将人才培养的成果要求更加具体化。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手段。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需要严格按照就业岗位的需求来分配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还应当结合学科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分配。只有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科发展特点来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才更容易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优化课程设置,科学整理教学内容
儿歌弹唱是一名综合性的技能课程,是以钢琴演奏和儿歌演唱为基础的。所以在课程设置层面也不能将其孤立,学生在学习儿歌弹唱这门课程时需要有钢琴演奏和儿歌演唱这两门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支撑,这样才符合学习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也不会觉得吃力,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在遵循由易到难原则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加入一些简单的儿歌伴奏编配等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儿歌弹唱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以后更加从容的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3、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在录取该专业的学生时并没有对
其艺术素养进行考核,基本都是直接参加高考通过填报志愿录取的。这样就会出现学生艺术素养差次不齐的情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影响学生个人以及专业的发展。学校应在入学后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第一时间进行艺术素养考核评估。将情况相近的同学分到同一班级,再根据班级自身情况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运用这样的手段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得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其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开设不同的音乐素养选修课,例如:视唱练耳、钢琴演奏等,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4、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教师教学手段
目前国内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遵循传统的授课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在的专业需求。教师要想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必须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教师深入不同特色幼儿园进行调研,结合自身教授课程进行观摩、总结。将调研报告融入自身实际教学当中,由最原始的教授弹奏、演唱模块向演唱、弹唱、创编、教学多个维度拓展,积极调整教学观念。同时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举办提高教学能力的讲座等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学校还可以配合教师的教学,增加讲座、比赛等有利于敦促学生学习的校园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帮助教师检验了自己的教学成果,还丰富了学生技能学科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
总之,儿歌弹唱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看来是最为头疼的技能课程,但也是他们今后在幼儿园运用最广泛的基本技能。所以,学生必须十分扎实的掌握这一技能,才能立足于将来的工作岗位。而要想提高学生儿歌弹唱的能力必须要以幼儿园为平台,学校和教师双管齐下,让学生真正认识儿歌弹唱的重要性并找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弹唱能力。
参考文献:
[1]车志丹.浅析儿歌弹唱教学的实践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299--300
[2]高波.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增加幼儿歌曲弹奏的设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6)
[3]胡浩.谈《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模式[J].艺海,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