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玲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10300)
摘 要:在园林中应用芳香疗法不仅能够营造观景景点,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嗅觉方面的享受,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芳香疗法的研究进展和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芳香植物 芳香疗法 园林 应用
1芳香疗法概述
1.1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是指在根、茎、叶、花、果、种子中有芳香成分的各类植物,常因其具有的芳香性和保健功能而倍受青睐。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芳香植物不仅是很好的景观素材,而且还具有吸收其他有害气体、防腐、杀菌、驱虫等作用,令环境清新洁净、幽雅宜人。芳香植物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大恩赐,应用芳香植物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植物配置,是园林工作者们乐于和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技能,能够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带来许多种实质性的改变。
1.2芳香疗法
芳香植物通过其挥发出的芳香物质进入人体,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达到调节脏腑气机,调和脏腑阴阳的作用,小则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大到可以治疗重大疾病,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一门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芳香物质用于医药并加以系统研究的国家之一,早在周代,就有兰场沐浴等风俗,中医自古就有“芳香开窍”的理论,名医扁鹊、华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质——麝香等让病人 “起死回生”的本领。明朝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香药百余种,且描述了各种使用方法。
2我国芳香疗法的研究进展
2.1 芳香疗法对于特殊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植物芳香对人体健康带来的积极作用在国内外都有共识,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其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展开了众多的研究工作,普遍认为芳香疗法在改善焦虑情绪、抗抑郁、镇静催眠、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高血压状况、治疗痛经、抗疲劳方面都有明显功效,根据笔者对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阅览,认为其中比较突出的功效为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抗疲劳和缓解治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症状。
2.1.1缓解焦虑情绪
部分植物的芳香可以明显缓解焦虑情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王黎平等人通过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7 篇文献,共 742 例患者(试验组 376 例,对照组 366 例),通过Meta 分析表明芳香疗法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并不能显著降低癌症患者抑郁水平,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及证实。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的唐硕和王英春以普通大学生为实验群体,分别在自然状态下和压力情景下,探讨芳香疗法是否可以降低状态焦虑,结论为初步支持采用香薰方式使用芳香疗法可以降低普通大学生的状态焦虑。
2.1.2抗疲劳
李芷悦对650名医学生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实验研究方法,收集吸嗅复方精油治疗前后共两周的心理疲劳调查问卷数据及闪光融合频率值,第一周的数据为基础值,第二周的数据为复方精油、薄荷精油及安慰剂干预后的数值;对比结果表明吸入复方精油能缓解人体的心理疲劳且对气郁质和痰湿质心理疲劳干预效果最佳。
2.1.3改善睡眠
左珂和张彪在《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年9月版上发表的文章对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用药剂型和方法以及芳香疗法治疗失眠临床研究方面都有详细的描述,认为利用芳香类中药吸入疗法可以改善睡眠、调节负性情绪,在药物的安全性和多元性上具有其独特优势,为失眠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目前临床应用仍较少,大多仅作为辅助疗法,且对于中医证型的结合和药物机理的研究不足,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1.4缓解治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症状
郝秀乔等所在医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化疗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组患者化疗后呕吐发生频率、呕吐持续时间及呕吐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结果认为患者在进行淋巴瘤化疗后,应用芳香疗法来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戴维莉等的文章也阐述了芳香疗法概况、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危害和发生机制、临床中用于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芳香植物以及芳香疗法作用途径及机制。
2.2芳香植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
李玉坤等在对中医芳香疗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中提到,吸收进入鼻腔的芳香物质被识别结合后,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然后传入嗅觉传导通路。芳香物质进入鼻腔后,亦可以伴随肺的气体交换功能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到达对应的靶区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芳香物质活化的脑区和作用的人体靶区有异,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陈华等以人的血压值和心率值的变化作为心理影响的评价指标,客观量化地反映芳香植物与人体产生舒适感的关联性。将茉莉花和麝香百合放置在室内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香气都能降低测试者的血压和心率,但在不同浓度空间环境中的效果存在差异,且香气浓度与人体舒适度并未呈现线性相关。
2.3芳香植物有效物质量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芳香植物在不同季节,其散发出来的芳香类有效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陈品品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百里香、香茅和迷迭香等芳香植物的精油,初步分析精油出油量。结果表明,5-6 月和 10 月,芳樟精油出油量最高;百里香不同品种之间的精油出油量差异较大,出油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原生百里香、阔叶百里香、金边百里香;香茅精油出油量 4-7 月较高,6月份达到最高值;迷迭香精油出油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3芳香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3.1密闭空间内的园艺疗法试验
马瑞君等为了利用活体芳香中草药植物建立室内园艺疗法体系,从芳香中草药植物中筛选出具催眠功效的种类,包括香蜂草、罗勒、迷迭香、薰衣草、薄荷、天竺葵、百里香、香艾草、香水百合和蟛蜞菊,用AZN-E心肺功能检测仪对21名志愿者进行了单种植物及不同植物组合共8个测试组催眠功效的测定.结果显示:罗勒、迷迭香、薰衣草、天竺葵组合的催眠功效最明显,另有3个测试组次之;在具催眠功效的不同测试组中,薰衣草是重要的功效植物。
陈华等同样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了芳香治疗的实验,其房间大小为20平方米,经过试验认为,茉莉花花香清新、优雅、馥郁,能够使人身心放松,麝香、百合芳香浓郁,在较小空间会使人一时间不太适应,因此,在芳香植物景观营造中,应合理设计“香景观”的空间类型和距离远景。
3.2值得普遍推广的芳草园
芳香植物的应用在中外园林行业非常普遍,布鲁克林芳香园,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薰衣草观光园,我国台湾地区香草园遍布岛内,新疆芳香植物生态观光园等等,这其中有许多值得园林人学习的经验。
比如,蒋晓朦在文章中介绍了日本神户布引香草园的营造方式,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园围绕着芳香疗法,设置了12个不同主题,在不同季节盛开的香草与花卉专类园,如玫瑰交响园、薰衣草园、百合园等,另外,还将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芳香物质,加工制作成精油、沐浴盐、肥皂等,向游客进行售卖,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商品,将精油带回家,同时为香草园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宛骏提到海南的“芳香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以海南省当地丰富的芳香植物资源发展芳香景观,以景观吸引游人,带动芳香植物的种植、加工与销售,从而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将“芳香之岛”打造成海南的一张新名片。
3.3与医疗相结合的芳香康复花园
基于对芳香疗法的深入研究和其被普遍认可的成熟背景,利用芳香植物结合医疗单位营造康复园是众望所归的绿化项目,顺理成章地受到从上到下的支持与推崇。
周睿杰以循证设计理论为指导,对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做进一步研究,对其展开整体规划分析,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儿童医院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入口附近设置了芳香疗法花园。该区域主要通过嗅觉作用机理提供康复功效,其设计策略为自然强化与康复植物设计策略。整体采用自然嵌入手段,让自然区域与人工环境相容,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4意见与建议
城市绿化建设的使命在于通过人们的智慧改善城市环境,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应该更加高效地提供一个可赏可嗅的花园景观,而在我们看到如此众多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之后,发现芳香植物的造景却并没有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得到迅速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我们不免去思考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4.1芳香植物造景需要苗木市场的同步发展
我们在做绿化配置设计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受制于市场苗源的限制,苗农会更加倾向于生产一些市场上使用量大的常规苗木,而一些常规的芳香类苗木却屈指可数,能够满足四季皆有香可闻的芳香园景观,其实可以选择的苗木品种非常有限。
4.2乡土芳香植物资源应得到开发与应用
知网文献显示,各地林业或园林工作者对本地的种质资源尤其是芳香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已经非常的全面与深入,我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到当地的芳香植物种质资源。然而,调查研究之后,其实可以进一步筛选部分优异品种进行育种扩繁研究,从而实现利用即最好的保护,为发挥各地植物景观特色优势打好基础,做好工作。
4.3 芳香疗养园的景观营造需要建设方和设计方共同主张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利用植物的芳香来治疗疾病,芳香疗养园的建设最好是在医疗系统的附属绿地中实施,如果医院管理者在实施基础建设时并考虑到这点,或者园林设计者们积极主张这样的方案,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芳香享受。
参考文献
[1] 左珂,张彪. 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9:1246-1248
[2] 郝秀乔等. 芳香疗法缓解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20.6:108-109
[3] 周睿杰. 基于循证设计的儿童医院康复景观设计研究 [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1.
[4] 蒋晓朦. 芳香疗法在香草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日本神户布引香草园为例[J].现代园艺,2020(15):181-182
作者简介
黄少玲(1980年12月,女,汉族,湖北武汉,硕士,园林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