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付颖
黑龙江省富裕县逸夫小学 黑龙江省富裕县 161200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结合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目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因此我们主要结合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针对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究,从而提出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生活化
引言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现代人才,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1]。在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下,德育教育必须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这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如果德育教育不到位,那么必然使得学生行为出现偏差,甚至可能模仿犯罪不良行为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性的提出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德育教育课的生活化发展的意义
1.1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德育教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而通过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整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思想内容,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情况,为科学合理的开展教学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学生进一步成长[2]。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且年龄较小,自身心智发展并不成熟,判断是非能力有限,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紧密结合的状况下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判断,从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2促进德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的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常常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由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远且教学方式非常单调,因此学生抵触情绪较为严重[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学活动之间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来宣泄自身情绪并转移注意力,从而引进德育教育活动,丰富学科活动形式,强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推动学校教育活动的进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
2.1重视学科教学内容与生活资源之间的整合
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的重要性,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加强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紧密结合,推动教育教学现实价值[4]。例如,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不喜欢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常常高高在上,学生被动的听教师说教,因此内心抵触情绪严重,所以教师必须要立足学生生活情况,举办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剧情给以具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告知学生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从而增加德育教学活动的色彩。
2.2重视家校共育情形下资源的紧密结合
在小学德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关注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举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在家期间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强化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区别之处,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引导家校共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学生[5]。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场所,父母的言行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也是学生性格养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保证教师全方位的认识学生,这是两大教育整合的关键所在。而引入家长对孩子在家德育表现的直接评价,可以从学生孝顺长辈、做家务、生活自理等各方面进行考察,评价子女的表现并进行评分,提高家教水平为最终目的,利用学校家庭教育简报等各种资源来开展相关的家庭评选,实现家教经验交流的目标,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取得预期的德育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也要强化家校联合的有效程度,从学校家庭方面积极入手,从而开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作为教学工作者也应该及时的组织相关的会议,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来进行转达,能够使父母关注自身孩子的成长,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之间紧密沟通,给予家长开展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2.3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我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尤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素质教育极为重要,也是学生进入校园生活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且人生经历较为空白,所以学校可以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紧密结合,开展多元化的课余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6]。同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之导纲要求,常态化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配白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种形式开展心理见教育活动。学校教师可以划分不同的年级阶段,然后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开展德育生活知识及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内得到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熏陶。
2.4发挥少先队在小学德育课中的作用,这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最佳载体
我们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从学习、消费、劳动、卫生、礼仪、交往等各方面来开展德育教育,而少先队在小学德育课生活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可以利用队员们自身的积极竞争的心态从而来开展工作。在开展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少先队是执行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班级常规考察工作的开展。我们主要从学生文明礼貌、纪律表现、卫生意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通过评比增强学生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发挥班主任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具备较好的班风和学风。少先队必须要由领导进行督查,按照评比公告的来进行累计,对于表现良好的队员我们要进行奖励,每学期结束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可以与少先大队辅导员直接进行工作互动,各中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可以及时分享工作体会,并反馈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分析为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相关的数据,从而修正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制度。德育制度不仅仅体现在文字方面,更应该转化为相关的活动计划,并进行统筹和实施,体现制度的主要作用。少先队组织具备一定的绝对优势,所以在开展少年小学生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从而完善学校德育制度。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对学生语言进行开导,纠正学生行为,并给予学生各方面的关爱,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也要立足于心理角度,加强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马文洁.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读写算,2020(19):27.
[2]赵春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41.
[3]石丹妮.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考试周刊,2019(80):109+121.
[4]李先华.浅论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9):24-25.
[5]巫丽清.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科普童话,2019(26):182.
[6]王公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中华少年,2019(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