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王星焱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对中国外交乃至全球国际关系的考验与挑战。

         王星焱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部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对中国外交乃至全球国际关系的考验与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外交勇担重任,逆势前行。近年来,外交走进了每个普通人的视野。外交为国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互。中国外交在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对冲了石油美元体系,维护了国家利益。
         关键词:外交 国际关系 一带一路

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
         外交,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驶主权活动。它通过和平的谈判、磋商,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为祖国创造了适宜的发展环境。
周边外交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今天的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的蓝天下,外交功不可没。尤其是周边外交,维系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友好关系。周边外交为中国创造了边界缓冲带,尽量防止战火波及大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中国海岸线以东、以南地区,中国与日本达成战略互惠关系,与韩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持了东亚地区的总体和平和经济繁荣。 通过经济制裁等外交手段,韩国方面已经在萨德导弹的部署和使用方面承诺“三不一限”。中国外交,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也为地区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近十年中国的崛起,外交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外交政策的调整——要确立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中美关系是先要进行调整的外交关系,不仅仅由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更由于它对其他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曾经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随后中美共同反恐,共抗金融海啸,当下,美国关闭休斯顿中国驻美国使馆,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布伊拉克反恐战争结束、金融风暴得到有效缓解,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更多的时候,中国被美国政客当作工具,中美关系被当作政客的一张底牌。相对于奥巴马,特朗普的手段更加直接、毫无底线,但是两人在国家利益面前的对华态度是一致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外交工作尽量在保护国家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将动荡的中美关系维持在前者。中欧关系中,双方由于山水阻隔,在地缘政治上双方并没有重合的地方,不存在经济、政治、领土、人权等方面的纠纷,反而有很多的共同点,中国和欧洲各取所需,经济互补,共同发展。历史上,欧洲深受美元体系的监视和剥削。在2014年,美国大肆奉行单边主义,处罚法国巴黎巴商业银行89亿美元罚款。法国各界纷纷反对,并结合人民币开启去美元的过程。德国等国家在中欧贸易中纷纷效仿。面对单边主义和单边制裁,中欧都在共同维护现在多边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也在向更加统一的方向发展。
由于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外交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今天的国际局势依然不容乐观。21世纪初,中国由于并不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但是随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这种实力是对霸权主义的无声抗议,因此引起了某些霸权国家的敌视。

黄海以东的韩国,新疆以西的印度,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都在近代饱受压迫,韩国甚至至今都没有成功收回军事指挥权。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卑感的矛盾使得他们平生狼子野心,为此我们不得不防。纵观欧洲的历史,英国始终在试图阻止欧洲的统一,因为一旦欧洲达成统一则会导致英国的边缘化。同理,美国也在极力避免欧亚大陆的团结和协助导致的美国边缘化,即“大陆均势政策”,其主要针对目标,就是地理位置卓越的中国。美国在交付日本军事指挥权时,将钓鱼岛的“主权”一并交付给日本。同时在韩国驻军,将独岛(竹岛)即交付给日本,又交付给韩国,留下定时炸弹。又在日俄之间制造北方四岛的矛盾。美国为阻碍亚洲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埋下定时炸弹。总而言之,国家在发展,民族在进步,外交的道路也会越发充满挑战。

二、经济文化的互通有无
         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外交场合展示出勇毅担荷的领袖风范、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博古通今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将中国与其他国家具有相同情感的古语、俗语放在一起,表达两国的共同诉求和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在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他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来表达中俄关系必将继续乘风破浪的愿景和目标。文化,是大国外交的名片。展现着中国的深厚与气度,表达中国对和平和发展的向往。文化不仅体现着智慧,文化、外交、经济三者交互联结,还能够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一带一路,顺势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家之间尚未建立信任,而又有着国际贸易的需要,此时美国提出,各国先用货物换取美元,再用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美元与黄金挂钩,并承诺“有多少黄金就印刷多少美元”。随后美国失信大量印制美钞,并以此剥削世界人民的劳动成果。在黄金美元体系下,各个国家都要替美国承担其大量印钞导致的通货膨胀、金融危机,随后黄金美元崩塌,石油美元应运而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言:“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由于石油是消耗品,美国印刷美元更加肆无忌惮,欧洲各国深受其害,它只需要用一张纸就能骗走全世界的任何商品。当时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代替美元,所以各个国家也只好无奈接受。但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对冲石油美元,有可能让世界彻底摆脱石油美元的控制。首先一带一路沿线正在使用其他货币结算,例如人民币、卢布、欧元。随着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信任度和友好度增加,贸易可以直接进行而不需要通过美元进行。一带一路触及到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国的媒体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通过造谣、诽谤的方式抹黑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首先赋能欧洲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之间的非洲、中东、中亚,避开了与中国有隔阂有摩擦的国家。近几个世纪以来,非洲深受白人殖民,被美国掠夺劳动力,导致了非洲的贫瘠;中东饱受战火摧残,战争多由美国煽动;中亚地区多与俄罗斯达成友好国际关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借助大势,成就大业,真正为全世界人民谋福利。
外交在为地球生态环境保驾护航。从20世纪末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温度升高,珊瑚大面积死亡;澳洲山火;新冠疫情。任何一个单一国家都无法应对环境问题,无论是生物化学地球循环还是水循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全球化。只有通过不断地磋商,讨论,才能让各国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甚至牺牲一些经济利益,共同保护环境。环境外交通过国际谈判制定法规,用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外交,为世界人民留下绿水青山。

总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中国外交为民族尽责,为人类担当。坚实的立场不为谣言所困,正义的反驳不为霸权所顿。大国外交,维护国家的主权、人民的利益、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