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邓娟
[导读] 项目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将一个特定的项目融入到教学中来,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并且最终要完成项目,这种教学方式极有参与感,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会自主思考,并且也提高了实践能力。
        邓娟
        曲靖财经学校   655000
            
        摘要:项目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将一个特定的项目融入到教学中来,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并且最终要完成项目,这种教学方式极有参与感,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会自主思考,并且也提高了实践能力。文章将以《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为例,分析目前的教学情况,阐述项目教学的详细要点以及对目前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正意见,以期对经济法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和提升。
         关键词:项目教学经济法基础优化教学
        
         1.引言
        经济法基础的特点比较特殊,是很多学科和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角。学习经济法基础可以让中职财经专业学生基本知晓经济管理领域所必备的法学基础以及基本的经济法规,让经济专业的学生具备更高的个人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近些年以来为了体现职业教育“教中做、做中学”的要求,我也在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和探索,将案例引入到课堂并采用启发的模式,也尝试引入情景教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境地,而教师和课堂以及书本还是教学的中心,这一点并未得到改变。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本就薄弱,而教学的知识量偏大又涉及很多方面,为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各个学校给经济法基础的课时也越来越少,综合这些原因让经济法基础的教学更加难以展开,而且学生对于学习经济法基础并没有明确的想法,所以更加被动,为这项教学工作增加了更多的难度。
         2.项目教学法的概要阐述
        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对于知识的学习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教师并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获得知识需要学生产生情景感同时又能获得周围人的帮助,再结合相关的学习资料,来自多个方面的共同构建才能获得知识。项目教学正是以此为灵感和指导,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项目实施中,学生需要从分工和设计开始一直到项目完成,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拥有确定的任务,可以将本专业的知识框架融合进来,尽可能的搜集信息和资源,这些都是主观能动性的表达,遇到问题需要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并且自行裁决,这些都是以往教学中非常缺少的环节。项目教学起源于欧美,从十八世纪就开始了探索,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得到了完善,之后就盛行于国际教育领域,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除了应用能力之外项目教学还具有其他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将所学尽可能的与现实结合,而且锻炼创新自主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所以项目教学的实施具有更多的参考依据,而且切实可行,是教学改革中值得尝试的方案。
         3.经济法基础的特性
        经济法基础主要阐述四个方面,首先就是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在教学中可能涵盖了企业法和公司法等;其次就是规范市场运行的法律,涵盖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消费者保护法以及合同法等;再次就是关于宏观调控的相关法律,有关税收和金融行业等;最后就是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指劳动法等。所以经济法基础所涵盖的领域很广,而且根据所学专业不同有侧重的导向,各种部门的法律都独立存在并无关联。经济法基础中还包括了公法和私法,在具体的项目教学中还可能关联到民法和商法等,教师需要将新的经济立法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政策调控内容,不难看出经济法的学习种类庞多而且存在变数,还需要有前瞻性。面对这些学生往往都会觉得困难重重而且无处下手,基础越薄弱就越觉得任务艰巨,甚至会有退缩的心理,对于教师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探索出一条更加切实可行并行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以求尽快改善目前的教学效果。


         4.项目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中的应用
         4.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首先要确认的就是具体的项目任务,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在一开始就需要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每个项目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训练以及综合素养指向。很多学生对于创业都很有兴趣,可以教给学生有关公司成立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策划,从公司设立的先决条件和资本需要以及相关法律程序开始,直到最后注册完成,对于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要求有了详细的了解,才能真正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2项目设计
        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在设计具体的项目时需要更加周详的考虑,选取更加适合本专业的项目内容和任务,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中职学生理论学习不强,但可塑性大,所以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讲到合同法时就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自拟一份购房合同,合同中分别用“定金”和“订金”两个词,让学生分析分别用这两个词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因此财经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中除了要学习基础部分之外还要学习市场法的相关知识,涵盖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以及合同法等,同时还要在基础知识上增加金融法和劳动合同法等。
         4.3项目计划和施行
        通过认真选取之后确定项目的具体任务,之后就是项目的计划和实施部分,教师将具体的任务内容和项目计划制定出来,并且以文字的方式派发给学生,就像实际工作中一样,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知晓自己的目标。以便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准备相关资料和搜集信息。在交给学生时一定要阐述清楚项目的目标以及要求,还有实际训练的具体方向以及完成指标等,但并不是只要传达清楚就可以,而是需要一定的施行指导,比如说可以将学生根据情况分成小组,小组人数可以根据任务来定,让小组人员自行来决定分工和选举组长,在确定了这一环节之后就交由学生来自主完成。在之后教师转为协助和观察的角色,不能放任不管,还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跟踪,在学生需要指导时要给予提示和提醒,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但是不要替学生做决定,教師可以制定出相对应的施行准则,小组人员不能有过剩劳动力的现象,要紧密的配合不能造成松散的状态,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参与每个环节的进度和决策,最终保证项目的质量,达到项目教学的真正目的。
         5.《经济法基础》在项目教学中的改善意见
         5.1学生反映的情况
        很多学生反映项目教学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好的完成和消化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目前的项目教学节奏偏快,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面对这一问题需要调整好项目的节奏,让每一个项目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并且彻底消化项目所学的内容,尽可能选取一些需要综合能力的项目,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
         5.2项目施行要更加严格
        教师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施行准则,但还是不能避免有些学生不认真对待项目学习,有些学生依然混迹其中,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小组分配时严谨人力过剩,充分调动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5.3课程优化
        项目教学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改革,想要更好的实施项目教学法,就需要经济法基础的课程配合,以往的课程教学不能很好的适应项目教学,所以需要优化和改变,调整教学方案,将项目教学的计划和内容纳入其中,尽可能提升经济法基础的教学成果。
         參考文献:
        [1]白丽英.“项目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7(17):58-59.
        [2]张宗飞.试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03):152-153.
        [3]林启豫.关于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四川建材,2015(3):283-284.
        [4]齐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构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4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