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定州市西南合中心小学 河北省定州市073000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老师要充分明确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以此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实践的空间和机会,让小学语文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目前,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仍需要不断探索。
1选择好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通过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鼓励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以及理解学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后,再组织最有特色的课堂活动,使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极有利于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比如,讲授《草船借箭》一课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带着丰富情感初读文章后,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的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充分地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三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表达他的阅读感受,并将不同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活潑的特点,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启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了解;还可以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播放动画视频,提供合作机会,方便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探究感悟后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
2根据学习程度合理分小组,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每名学生擅长的科目也会有所不同。就拿小学语文来说,可能女生的语文语感要稍微强于男生。虽然好学生会在一些方面带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但也会使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变低。所以在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一些新颖的方式,让同等层次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与同层次的学生合作,会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有利于所有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小组分层学习中,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的语文水平要基本差不多。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让同学们根据小组一起讨论为什么雨来被称为英雄?他身上的哪些特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讨论结束后,语文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来说一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正确的讲解。这样学生通过分层的小组模式,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在传统授课中传授给学生的更多是基本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缺乏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语言应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侧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加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实,在目前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专门设置了口语交际版块,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把握好这一板块的内容,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训练。
4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真正归还于学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后,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5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构建与运用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适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开展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学校有条件,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北京圆明园遗址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圆明园的景观,然后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果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任务,让学生自主调查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书籍,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在课堂上汇报,完成教学。
6基于激励成长的学习评价创新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大家都能知晓,大庭广众之下的评价,不管起到的是帮助还是批评的作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可能更多的时候是有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帮助”带有抵触的情绪,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利用互联网相关平台点对点进行交流能有效避免这样的情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通过数据来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后,请孩子把自己的习作制作成文档发布到云端并集结成自己的作文集,然后在全班共享每个孩子的作文集,利用网上平台即时沟通的功能,举行“佳作赏析沙龙”、“习作点评大冒险”等活动,把“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习作评价要素予以量化评价,让孩子以嘉宾的身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共享在论坛中和大家分享。然后小作者再根据他人的意见重新修改制作文档,再上传供大家评价……“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这个反复修改的实践过程中,不管是作者还是参与评价的其他孩子,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对于发表评价意见的孩子而言,在对他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促使其进行换位思考。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当堂课是否有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自己进行下一堂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优化阅读活动,完善指导工作,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今后的全面发展之路便能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王媛媛.现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小学语文研究,2014(1).
[2]程权.新课改下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方式[J].小学语文,2016(8).
[3]陆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好家长,2019(17):166
[4]李阳.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中国教师,2018(S1):146.
作者简介:王建,1985-01,男,汉族,河北省定州市人,定州市西南合中心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小学语文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