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筱芳
阆中市洪山镇元山中心学校 637400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之上,教师除了要注意在课前依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案,更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态,以及进行有规划的整体把控和及时的进行精密调控。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课堂进行实时把控至关重要,下文笔者将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深入分析如何有效的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实时调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调控
正确的课堂调控可以帮助学生们顺利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做到共情式体验,但过度的或错误的课堂调控则可能导致学生们过度的依赖教师的讲解或引导,而不进行自主的思考。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调控要做到正确且适度。
一、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课堂调控
1. 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课堂调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的声音、表情和手势等都可以影响孩子们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因此,要做好课堂调控,教师首先应当做好自己的仪表,穿着方面可以选择孩子们可以接受的一些大众化的样式和颜色,以此来确保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关注教师的着装而忽视课堂讨论与课堂互动。
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或与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时如果充盈着积极热情的姿态,那么孩子们也能够在老师积极的态度的渲染之下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深度把握下一堂课教学的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以便于在课堂讲解时能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调动自己的情绪来影响孩子的体验。
最后,虽然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以热情洋溢的姿态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但是也要注意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两种身份的分寸感,在对待一些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时也要能够做到及时的处理。
2. 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课堂调控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往往难以把握自己的情绪,有的孩子可能因课前与其他同学闹矛盾而不认真参与接下来的课程,如果教师此时不能够做到及时的调控与引导,那么其他孩子也可能受这个孩子的影响而消极的对待语文课堂的学习。因此,对于一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教师除了可以自身对这个孩子提出鼓励之外也可以让同学们为他鼓掌,以此来激励一些胆小的孩子主动发言;对于一些课堂上偶尔出神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来让他们回归课堂;对于一些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暗示等方法来让他认真的思考文章的内容。
二、浅析行之有效的课堂调控策略
1. 精彩的课堂引入环节调控
精彩的课堂引入环节可以从课堂开始之初就深入的吸引孩子们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来探寻引入过程中所留下的小问题或者小秘密,所以教师可以从精彩的课堂引入环节来调控整个课堂的活跃氛围。教师在预先进行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时可以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怎样的问题可以引起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问题设计,可以从孩子们易于操作的动手小实验出发来共同探究语文课文中所描述的科学道理,可以从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出发来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以此来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课堂引入带动后续课堂孩子们的高效参与。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教师为孩子们讲述日月潭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之前的一座美丽的小岛之上住了两条恶龙,他们为了自己开心而吞掉了太阳和月亮,有两个勇敢的青年为了让人们好好的生活一起翻山越岭去消灭恶龙,他们与二龙在一个水潭边大战了三天三夜,终于除掉了恶龙,太阳和月亮也得以重回人间,而勇士与恶龙交战的地方就是日月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这个故事来让孩子们在脑海中联想勇士与恶龙交战的画面,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于日月潭美景的好奇心。
2. 严谨的课堂讲授环节的调控
在讲解一篇课文之前,教师要在深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对课堂讲述内容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以此来确保孩子们不会偏离文章内容的情感主线。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减少使用诸如反正、但是等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用的口头用语,避免孩子们在逻辑思维上将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相混合。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孩子们播放从我们生活中搜集的一些音频,让孩子们猜猜播放的都有哪些音频,在孩子们猜测的过程中如果有孩子猜测的不正确,教师要注意及时的指出并为孩子们多次播放猜错的片段,逐步引导孩子们往正确的方向靠拢。
3. 深入的课后反思环节的调控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师来说,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后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复盘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应当从自身来分析,课堂环节中是否存在有疏漏,而且应当通过对学生的访问以及从学生课堂手册的情况出发,来反思哪一部分的教学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以便于在相似主题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课堂调控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自身的仪容仪表、授课语言以及教学态度等多个方面来把握课堂。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堂引入、课堂讲授以及课后反思等多个环节中及时的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角度来精密的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卢安平.寓调控于无形,达无为而高效——关于小学语文课堂调控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0):13-14+28.
[2]黄秀梅.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