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第二小学校 150060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习作学习又是语文学习成果的一种表达展示。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方面的学习,农村学生与城市孩子的状况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自学:即尝试、探究、发现、解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农村孩子的自信心,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体验 习作教学 主动 转变行为
正文:
科研兴教并非空谈,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研究的道路上,经过多次实践研究出的“体验式”习作教学,从根本上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框架。
“体验式作文”的教学模式最开始制定为:体验场---指导室---欣赏厅---创作屋。后来边实践边调整习作模式。在高年级因为学生作文时间长,这样评价就得在第三课时完成。这样就形成了基本的“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框架:欣赏厅----体验场---指导室---创作屋---美容店。但是在几次交流中我们又发现有时需要把体验场和指导室合并在一起。所以各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习作制定方案。另外像书信格式,这样的应用文题可以在这5个环节基础上进行调整。可以调整为:体验场---欣赏厅---指导室---创作屋---美容店。缩写类习作不同于其他体裁作文,模式为:原味坊--回放厅--瘦身室---指导屋---减肥院----美容店。
二、“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范例。
《一年级的说完整话》
第一环节:欣赏厅
句子:
1、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开心极了。
2、英语课上,我们站在前面表演,特别高兴。
3、晴朗的一天,妈妈领我去公园玩。
4、早晨,我背着书包唱着歌来到学校。
5、金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6、清晨,鸭妈妈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
7、松鼠在林间蹦来蹦去,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吃松果。
短文:我是某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早晨,我背着书包唱着歌来到学校。数学课上,专心听讲。语文课上,认真写字。美术课上,画出了美丽的画。音乐课上,学会了动听的歌。在学校我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认识了许多伙伴。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快快乐乐!
教师问:文中的小学生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事?
第二环节:体验场
(一)你在学校一定也做过很多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说我们做过的事。
老师演示,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板书:人+事件)
谁也来演一演,照着例子说一句话。
现在就用这个句式来说我接下来做的事,老师做走到窗前、做开窗的动作。引导说带有连续两个动作的句子。
生演:让一名学生端起水杯喝水。
再说一说。
过渡:看来大家演得好,说的完整
(二)我想提高难度,你敢接受挑战吗?挑战第一关:
用“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也就是板书:人+地点+事件。
1.教师演坐桌子前写字
2.学生演站在讲台上跳绳
3.看图两幅:看书做饭

教师: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听讲,顺利闯过第一关,老师要好好奖励一下大家,这里有1个优秀组的标志和2个星星奖励。
你们好好的回忆一下应该奖励谁呢?不仅仅说出他的名字,还要说出理由。没得到的别气馁,接下来可以继续努力。
(三)有信心在第二关中演得认真,学得用心吗?
“时间”,这两个字是时间,你们知道的表示时间的问题有哪些?(早上,中午,晚上,上课时,课间,星期天,放学后)
第三环节:指导室
1.人+事件
人+地点+事件 时间+人+地点+事件 时间+人+地点+事件+心情
2.时间后面一般用逗号,一句话写完用句号。
开头空两格。写完话自己读一读。
词语超市
万物复苏的春天,燃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一天早上,星期日,暑假里,国庆节那天,开开心心,笑容满面,愁眉苦脸……
第四环节:创作屋
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写一句完整的话。
第五环节:美容店
“文章不厌百回改”呀,你的文章够“漂亮”吗?快来这里“美美容”吧!可以四人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完成。
1、互读小组成员作文,看看标点,挑挑错字,找找不通顺的句子,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行与行之间改过来。
2、把修改后的作文工整的抄下来吧!
三、“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的效果
1、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更有实效
“体验式”习作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小学习作课堂低效、无效的教学现状。一方面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唐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2、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乐学、善学
大胆实行的课堂模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自主时间用于休息或者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总之,“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作文教学的枯燥,让学生在每一次观察与活动中学会具体描写。这样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高了写作兴趣。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马金花.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000(001):40-40.
作者简介:王红艳1983.01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友协第二小学校一级教师语文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区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区级科研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