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郄穷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全方位培养思想的不断贯彻, 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郄穷
        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喇嘛垭乡小学   62755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全方位培养思想的不断贯彻, 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又是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对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展开论述,目的在于传达该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1、课外阅读受限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教师还未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还是将关注度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以学生成绩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都是错误的做法。部分教师认为小学阶段,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内语文知识就足够了,并未关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只是一味将课内知识点反复说讲。这样学生一直在被动的输入小学语文知识,并没有自己对于知识点的吸取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一些艰难的文本没有阅读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帮助学生树立文本脉络,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只有这样才能破除阅读限制,而不是仅仅只限于课本中的内容。
2、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发育都是不成熟的,因此这种阶段学生,并不是对文字感兴趣,而是更偏爱绘声绘色的插图,加上年龄问题,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一些深层含义都无法理解,或者说是因为经历不够所以还是很懵懂的状态。因此对于该阶段的学生,不应该强迫其阅读文字性很强的文章,而是可以选择有插图的文本,带有寓意的文本进行阅读。
二、培养小学语文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途径?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老式的教学方法中,都是教师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回答的,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教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来解释,并不能确实解决学生的疑惑。这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很大帮助。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比较被动,教师划重点就记重点,对于其他非重点的有趣内容学生无法进行自我思考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表达看法,提出疑问。比如,在学习课文《和时间赛跑》一文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有关时间的问题,例如说在学生眼里有哪些东西可以代表时间的,回答或许是“太阳、钟表、影子的长短”等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释自己对于时间理解,继而可以引出该课文的学习,课程结束后学生会对时间的意义留下深刻的印象,明白时间匆匆,应该要珍惜时间,认真努力的生活的道理。正因为学生对该课文有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才会深入思考文章的核心含义,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给的文章大意。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以兴趣为基础,实现“阅读”与“悦读”相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基础,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譬如,在教学《塔姆索亚历险记》这一
课文时,由于是冒险题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发表对于冒险的看法,以及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阅读另一本冒险类题材——《鲁冰逊漂流记》,告诉学生讲述的是一个人流落荒岛,如何自救的故事,里面也有许多野外生存知识。这就会激发学生的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对于该文本更加干兴趣,也就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比如说,在课后可以提前说出下一次课程安排,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前进行阅读,这就会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对问题拥有自己的想法与回答;课后阅读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一步,可以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建议学生自主阅读,而不是借助工具书,在阅读中遇见的不懂的问题,可以询问其他同学的意见, 交换思考与对文章的想法,交流之后的思考才更加具有宝贵性。只有这样逐步锻炼,才能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因此,可以开展“班级阅读讨论会”,由每位学生发言,可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文本,讲解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说出自己阅读是遇到的问题,理解不了的道理。同龄人之间的分享会有效果的多,这样既活跃了班级阅读氛围,由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阅读习惯,使得学生自己主动阅读,爱上阅读,才能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
4、实现阅读多样性
        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培养几乎中,不应该只把学生的阅读范围锁在语文文章中,应该鼓励阅读多样性文本,譬如不只是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也有许多适合学生看的名著。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既有学生感兴趣的冒险元素,又能让学生领会到别国风光与文化,或者也可以阅读《百科全书》,既能知道说明类文本是怎样写作的,又能收获许多知识,这些都是很好地便于小学生阅读的文本类型。仅仅只阅读过于文字类的文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鼓励文本阅读的多样,吸取到不同的知识才是阅读的目的,只有这样有吸引力的文本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与热情,才能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帮助。
        结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应引领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培养计划更好的融入课堂内外,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本身的阅读能力,才能为其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从而为我国培养综合性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赵晖新课程2020-08-25
【2】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杨琳新课程(综合版)2019-08-08
【3】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刘娟发展导报2019-0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