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其其格
[导读]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是培养他们各种技能的根本保证。
        其其格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蒙古族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024000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是培养他们各种技能的根本保证。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使自己平静下来,听不到老师的教学内容,这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倾听习惯
引言
        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倾听不仅包括知道如何听老师的,还包括知道如何听别人的反馈。小学生应逐步学习融入学习环境,并在学习环境中找到相应的规则,以更好地约束自己。因此,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学习意识,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顺利。
一、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从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不同阶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学生变得更加活跃。在课堂上,学生敢于说话、提问、积极发言,这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真正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但是,敢于表达自己的前提是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是教育改革制度的概念,也是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方向。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初期阶段,也是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学生能够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通过吸收他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善于倾听的原因
(一)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
        首先,低年级的小学生入学前班或幼儿园,入学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游戏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尚未完全过渡,不适合课堂教学;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天性和身心特征,如好奇心、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等,从而导致小学生无法进行倾听。
(二)教师对培养倾听习惯缺乏认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必须参加整个教学课程并认真听讲。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更多地倾听了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而忽略了一些他们不感兴趣的知识。由于这种不良的倾听习惯,老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倾听习惯的重要性,并且没有及时、清晰地为学生提供纠正指导。
(三)小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兴趣
        由于小学生只听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所以在教授小学生语文时,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显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进行综合考虑,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缺乏兴趣,形成了不愿听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具体方法
(一)倾听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听写是测试小学生识字能力的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听写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听写过程中,只有认真听讲,学生才能写出准确的单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听写训练来练习新单词和词汇。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记录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上做笔记时,教师应提供有效的指导。教学生不是要记录老师讲的每个单词,而是要学会掌握要记录的要点。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真听取习惯的有效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倾听的习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会使学生感到无聊,会出现课堂分散注意力,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现象。调查研究发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集中注意力,改变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醒学生,辩论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他们必须认真倾听另一方的观点,以便他们发现漏洞并进行有效的观点驳斥。在有序的指导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都可以提供如此有力的证据,表明每个人都在认真听取其他人的辩论,以寻求更有效的反击。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还对如何实现有效的倾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听说结合,营造倾听环境
        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贯彻听说结合教学理念,营造趣味、生动的倾听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组织多元化的听说综合训练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传话游戏。也就是说,模仿王牌对王牌中的游戏节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每个小组内部,由一名同学负责了解所传递的内容,其他同学可以带上耳机进行隔离,然后一个接一个进行语言传递,由最后的人进行语言复述。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他人表达的过程中认真倾听,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组织其他类型的听说活动,比如说进行即兴对话。
(四)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
        小学生非常重视老师的观点。在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这些学生会感到非常高兴。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时,教师还需要及时鼓励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其他学生讲话时,老师应让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并让学生传达该学生的观点。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老师必须给予一定的奖励。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同学讲话时,其他人会耐心地听,从而逐渐形成他们的听觉习惯,足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听是一门艺术。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对人的尊重,而且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流。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通过认真听讲,学生可以感受到汉语主题的魅力,在听取学生表达的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亮点,通过相互倾听更好地理解彼此,从而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祁贵忠.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40-41.
[2]谢晓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分析 [J].学周刊,2019(12):112.
[3] 韩彩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才 智,2019(7):84.
[4] 高影.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12):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