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创光
普宁市广太镇平宝山小学 515350
摘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是要提高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完美自己的外在言行。做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成为照射在学生心理的一束灿烂阳光,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提高学习效率 人格魅力 艺术 思想品德 教学效率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与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眼中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所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育的效果。英国教育家沛西把教师比喻成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思想搬运夫”。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对培养学生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平等、真诚对待自己学生的语文教师在人品上也总是能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则会更好地诠释“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教师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应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更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教师的人格魅力还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这样,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有了这种“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二、教师的思想与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同时,它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而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因为有的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这种不民主的教育教学,必然使学生唯命是从,无“棱”无“角”,什么“怀疑”、“创新”,根本就无从谈起。还有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当我们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祝福》表现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劳动妇女的迫害时,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祥林嫂精神上所遭受的煎熬,内心深处窒息般苦闷,痛苦无助的挣扎和置身荒原般的孤独;“我”思想中自责自省与自解自慰的矛盾冲突;长工、柳妈以及鲁镇的人们那种“看客”的冷漠和麻木,一样地“被吃”而浑然不觉、愚昧无知;还有几千年来中国人苦苦追求的“暂时做稳奴隶”的生存状态。这种穿越时空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这些关乎国家民族何去何从的重大命题,我相信是每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中学生无法回避也不会回避的。这一切,又怎“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二词了得?
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再者,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三、教师的教学技艺与教学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同时,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例如教《荷花月色》这篇课文,若逐段讲析,肢解课文,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教者从艺术的角度去发掘。若注重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反复地进行吟咏品味,在对生活有现实接触的基础上并借助想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皓月当空,给世间万物镀上一层银色,笼上一层薄纱。月光下,绿叶田田,荷花亭亭,清香袅袅,月色溶溶,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柔和,朦胧恍惚,富有诗情画意。多么优美迷人的月色,多么令人陶醉的夜晚!沉浸在这般美好的境界之中,我想每个学生都会心醉神迷,觉得韵味无穷,从而深刻地理解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要好得多。
在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地从生活当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要带领学生感悟美,引导学生领略美,鼓励学生创造美!我们只有更多的引入时代的活水,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激活课文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效率[J]. 陈小玉. 学周刊. 2012(19)
[2]关于语文课堂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J]. 李勤舟.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8(08)
[3]拓宽教学途径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J]. 高文.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4]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李希堂.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04)
[5]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运用[J]. 闫立国. 才智. 2008(10)
[6]洞悉学生心理,搞好语文教学[J]. 杜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S1)
[7]电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王广龙.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2)
[8]语文教学:分期分项达标法[J]. 江永康. 浙江教育科学. 2011(02)
[9]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 赵恒飞.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6)
[10]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 刘严. 才智.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