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云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布隆乡中心幼儿园 8423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智力的开发。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本文从幼儿智力开发的阶段、理念、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来阐述关于幼儿智力的开发,鼓励在合适的年龄阶段最大限度的合理的开发幼儿的智慧潜能。
【关键词】幼儿智力;潜能开发;感觉训练
一、引言
对于智力开发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智力发展的特点实施。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人在20岁以前智力发展非常快,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同时,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勤于思维。20岁之前是人们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三、四岁儿童就已完成大脑皮层细胞分裂,八、九岁孩子的大脑已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了。所以智力能量的形成时间是较早的。一般认为,学龄前儿童的能力已形成一半或60~70%[。由此可见,开发智力的工作应该从小抓起,从幼儿时期开始。
二、智力开发的理念
(一)训导过程
训导必须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结构的当时状况为契机:顺其童趣,亲子互动,因势利导,鼓励自主;必须让幼儿从与同伴的互动的乐趣中吸纳知识,而不是将他禁锢在特定的模式和范围,过分地呵护。
(二)训导方式
训导方式没有一定不变之规,或所谓的万能之法。其奥妙是乎更多在于“有心”、“无意”之间:即在时间过程上,用有节奏、有规则的生活方式,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求知兴趣和习惯。
(三)训导目的
我们应该清楚,任何高操的技能和良好的主观愿望,都不可能改变幼儿已有的智力上的遗传基因。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用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地将幼儿既有的智力潜质发掘出来。对绝大多数幼儿的智力潜质而言,只要开发的得当,就足够使其成为一名杰出人才。
三、幼儿智力开发的不良现状
(一)教学中幼儿智力开发缺失的现状
由于幼儿园教学过程和课程实施具有一致性,组织课堂活动就是教学实施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活动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幼儿的表现是否积极、愉快。
(二)从教师角度看幼儿智力开发缺失
笔者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冯晓霞教授在《构建21世纪的中国幼儿园课程—幼儿智力发展课程思考》中提到的“八项教育目标”,即读写算、语言、与同伴交拄、与成人交往、体育、自我表达、自我服务、自我评价,对带班的四位教师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不难看出,四位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存在巨大的反差。
(三)从幼儿表现上看幼儿智力开发缺失
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情况可以依据四个维度进行评判: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一种自觉、积极、主动地态度;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及其他活动因素发生联系时是否积极主动地对他们做出反应;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对原有事物的更新;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根据自身的要求和爱好对活动做出选择。据此,从幼儿语言、表情、接受刺激的反映、行为表现上都能分析出幼儿智力发展缺失的状况。
四、幼儿智力发展不良的原因
(一)教师无支持意识,也无支持行为
部分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支持性教学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更缺乏与之相应的支持性行为。
(二)教师有支持意识,但缺乏支持行为
自新《纲要》颁布后,通过培训、学习,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教学中的支持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但是由于专业水平有限、职业倦怠、个性特征或是个人素质等原因,使得一些教师不愿意或不知道怎样将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三)有支持意识和支持行为,但采取的是无效的支持
教师的支持有明显的随意性,由于教师事先不明确支持的目的,在活动中总是忙于应付幼儿各种各样的要求,谁有要求就支持谁,走到哪里就支持到哪里。过度支持或相反支持,即教师的支持未能把握好尺度。主要表现为支持过多、过细、过于集中或相反。
五、创造性游戏的特征
(一)自主性
游戏是专属于学前幼儿发展的特有名词,受其自身生理及心理发展制约,游戏当之无愧的成为促进幼儿各项能力进步的动力。在对于游戏一词的界定时,我们经常会提到“自由”、“主动”等词汇,以此用来区分其他幼儿活动。而创造性游戏作为幼儿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这一特性。
(二)开放性
创造性游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游戏创设之中,游戏创设是创造性游戏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物质保证。创设怎样的游戏环境、哪类环境创设最能体现创造性游戏的价值所在,这些问题成为创造性游戏创设时所必须考虑的方面。因而开放性的游戏创设便是回答以上问题的最佳答案,同时也成为创造性游戏的条件性特征。
(三)创造性
单从创造性游戏一词的字面而言,“创造性”无疑成为我们理解这类游戏的关键所在。加之笔者前文对于创造性游戏的文献论述与概念界定,我们不难发现“假象性”、“象征性”等词汇频频出现于文章之中,而这些词汇归根到底都同属于一个名词——创造性。因此,创造性便成为创造性游戏的核心特征。
六、对幼儿进行右脑的潜能开发的具体方法
(一)音乐熏陶
1、培养想象力
教师应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通过旋律优美的音乐声唤起幼儿丰富的想象,让幼儿对不同的声音产生兴趣。如为幼儿播放美妙的《大自然音乐》:小鸟的叫声、涓涓的流水声、风声、雨声、雷声……教师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的天地,让幼儿从无意听进入有意倾听,激发幼儿听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
2、培养节奏感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节奏训练、音乐游戏,加强幼儿对音乐旋律的感受力,从而活化幼儿的右脑,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快慢、强弱。我通过语言和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让幼儿进行有节奏的诗歌朗诵、说歌词跟着音乐节拍做动作等,通过说歌词唤起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在此基础之上,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节奏的强弱规律。
(二)美术陶冶
1、借形想象的培养
世界上任何一样物品都有想象的空间,看你怎么利用它们来训练孩子的想象。例如,随意画出两条线,让孩子观察画出的双线像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添加、想象,创造出趣味无穷的作品。只要打开了孩子的思维,孩子就能大胆地想象。
2、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因此,我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以利于孩子的右脑。
(三)体育运动
1、手指灵巧训练是开发儿童右脑功能的有效方法
人的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器官,在排除视觉的情况下,通过双手的触摸感觉就可形成对物体的感知觉,双手交替在物体边缘轮廓触摸,可获得对物体的深刻印象,并可转化为与视觉相似的信息,使视觉形象强烈起来,就像用眼睛看见一样。
2、有意识的进行左侧活动训练
首先可以训练幼儿的左手,多用左手开发右脑,这是因为左手的形体动作是被右脑控制,因此可以让孩子有左手剪东西、写字、画画、抓玩具。此外,让幼儿多用右脚、左耳等等也同样有效果。
七、结束语
早期教育应该是全面的、适时的、适宜的。早期教育的途径是在大自然中学习,努力提高绘画能力,发展语言理解以及自身表达能力。总之,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婴幼儿的整体素质,发展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以便使婴幼儿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完善自我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北京博文智星国际金融教育机构.0~6岁孩子右脑潜能开发[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
[2]陆洁萍.早期智力开发对幼儿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1):56-58.
[3]俞小玲早期教育与幼儿智力发展[J].青海教育,2013(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