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丽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 226100
摘要:微课是一种在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本文简要论述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借助微课,解决教学难点;借助微课,优化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导入;难点;实验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人类真正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也呈现出了一些这样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就是诸多信息化教学手段中的一种,笔者对微课研究的最多,在教学中运用的也最多,因而以下简要地谈一谈微课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并结合自己多年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论述一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望增进各位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对诸位有所启发。
一、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
一篇好的文章,能在开头就抓住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有想读下去的欲望。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导入方法,激起埋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专心、更专注的面对接下来的学习。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通过微课呈现故事,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讲到“浮力”时,可以借助微课呈现阿基米德是怎么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在讲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可以用微课给学生们讲讲历史上人们发明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永动机,以及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的事情;在讲到“磁是什么”时,可以用微课给学生讲讲海湾战争中的电磁波武器。通过微课创新了讲故事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声音、视频、文字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最立体的、直观的感受,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总之,物理上有讲不完的故事,教师要好好发掘这些好的故事,并通过微课这种形式在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讲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微课,解决教学难点
物理是比较复杂的学科,有着众多的知识难点,且知识点的关联性较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就会为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
但由于课堂时间很短,教师也不能反复的给学生讲解同一个知识点,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病——不可重复性,而且大多数没有听懂的学生也不会在课下时间主动向教师请教。不过微课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传统的弊病,教师可以将某一个知识难点用手机、DV、数码相机等设备给学生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班级的公共平台上,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自主地选择学习地点与时间,方便学生在课余自行观摩与复习。
例如,“光的色散”这一节需要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实验事实资料,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但动手操作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学生仅仅只能在课堂中进行少量的动手操作,没有一个纠错的过程。所以笔者就把这些动手操作的过程清晰的录制了下来,制成了微课,以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找出自己动手操作中的不足,从而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如,在讲解欧姆定律、电阻、电流等知识点时,笔者将难点问题进行归纳,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制作成微课,然后集中进行课堂讨论.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要点形成有效理解与掌握的过程.课堂讨论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在学习热情得到激发的前提下提高了讨论效果。
三、借助微课,优化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开展实验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感悟、体验、验证物理规律。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中的重中之重,其演示效果与教学效果直接挂钩。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利用微课视频对实验过程进行放大,使学生借助网络工具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观察。
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时,笔者将光的反射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并采用不同的材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的反复证明,学生从中了解到光反射的物理原理,领悟了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在实验结束后,笔者归纳实验步骤与原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中出现的光的反射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解决教学难点,优化实验教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希望诸位教师能够重视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陈佳亮.]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电阻的测量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2]沈引良.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