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的初三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研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黄贵源
[导读] 通过生本教育思想和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进行化学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黄贵源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362000
        摘要 :通过生本教育思想和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进行化学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回归化学本位的必然。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使学生展开平等的学习与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字:化学教学;生本教育;探究式教学
一、生本教育的解读
        所谓“生本”的字面意思,是指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而所谓的生本课堂,是指把“以教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学堂;所谓生本理念,是指倡导通过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等途径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所谓生本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立足生本课堂,践行生本理念,从而达成素质教育各种目标的具体方法和系统教育理论的总称[1]。在生本教育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改变了以往的以老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主。
二、以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实验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生本实验探究式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熟悉学科探究的基本流程和思路;能培养学生科学协作精神,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课本实验都值得探究。结合新课标要求及所用沪教版初三化学教材,教师可选择的重点探究的实验有“实验室怎样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怎样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室怎样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铁的冶炼原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等[2]。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转变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最佳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学生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进行探究的机会,通过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交流应用的探究模式,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实验探究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
        1.例如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根据燃烧的特征、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三个知识点进行实验探究,组织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等多种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3]。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2.在“铁锹为什么会生锈”的实验探究中,可以先提出铁锹为什么会生锈的问题,假设铁锹生锈的原因可能是与空气、水蒸气分别接触还是与空气、水同时接触,针对问题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最后交流与应用,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锹生锈的方法。
三、基于生本教育,注重突出因材施教,活用化学有效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差别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成绩优异的学生并非样样较优,作为教师就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优等生的“弱点”和“软肋”,寻求新的发展“生长点”,让优等生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寻求努力的目标,使之“弱项不弱,强项更强”。每个班级都有差生,如果使差生乐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但是差生对老师都有畏惧心理、害怕恐惧不敢靠近,因此情感交流成为扭转教师与学生疏远关系的纽带,从生活上关心到学习上的帮助,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中逐渐接受你,然后在找出学习成绩滞后的原因所在,经常主动和差生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肯定表扬用情感去感化诱导,逐步克服畏难的学习心理障碍[4]。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信念。生本教育不仅是推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生本理念的本质是立足于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构建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开展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透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更加高效。老师要以生为本,采取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坚持问题导学式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要突出因材施教,让优等生更优,让差生乐学。
参考文献
[1]苏丽花,关于初中化学生本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天津教育,2020(14):67-68,
[2]邓衍民,在初中化学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优质课“认识两种抗酸胃药”为例,化学教与学,2020(05):3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