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蔡美英
[导读] 本文首先解释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含义,然后分析探讨有关的途径与方法。
        蔡美英
        泉州市城东中学,362011
        摘 要:随着新课改浪潮的兴起,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关于历史学科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考试范围内,而是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历史知识,更要着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品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牵涉范围较广,内容较多,需要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努力。本文首先解释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含义,然后分析探讨有关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途径和方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培养高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的任一过程中都要符合这一观念;其次是培养必备品格,这要求同学们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是培养历史学科学习的关键能力,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让同学们拥有认识并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
        1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1.1 学科基础知识
        扎实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学科的基本,只有在学好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科整体有定的把握,同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征,同学们需要掌握各个时期的特征,才能对当中事件有更好的认识。同学们需要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也是有关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只有在掌握基础的情况下,才能有更高的提升。
        1.2 学科思维
        学科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它是同学们在长时间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考方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课本上的内容越来越少,更多的会出现一些课外的历史知识,这种题目便考察了考生的历史思维,尽管题目中出现的是一些陌生的历史事件,但可以通过历史学科的思考与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如果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注重学科思维的培养,那么遇到这种题时也难以解答。
        1.3 五大核心素养
        首先要有时空观念,任何一件事情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它在当时的作用与在现代的意义可能截然不同,所以如果只从现代观的角度来看,无法客观的评价这一事件的好坏;其次是史料实证,需要培养学生查阅并获取可信史料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的时候需要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并结合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判断;除此之外,需要从价值观方面来重新评价历史,能够清楚、正确地分辨出事件中存在的善与恶、公平正义等等,并结合当今社会进行深刻思考。
        1.4 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历史这一学科不单单是对历史进行学习,它更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应用到现实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时事热点,利用历史思维进行分析,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 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 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奠定核心素养培养基础
        学好基础知识,在培养核心素养以及整个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所以应当尤其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应当注意构建知识体系,牢牢掌握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并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历史事件时需要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性质、背景、经过、意义等等众多方面,还要掌握与其他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学习基础知识的难点在于记忆,许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都会遇到背不会或者记混的问题,这需要构建知识框架,并定期复习,加强记忆,还可以应用一些技巧类比记忆,比如对比法,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将其与同类型的历史事件对比记忆,首先需要理清两件事件各自的发生经过,然后将两件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找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记忆,可以有效防止记混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列出时间轴,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将这些历史事件依次排列下来,以时间发生的顺序为切入点,理清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记忆。
        2.2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的学习较为枯燥,从直观来看,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大,所以许多同学会对历史的学习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可以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来使他们学习历史,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内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4到6人为一组,为每一小组设置问题,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当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探索能力,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进而提高同学们的历史和竞速昂。
        2.3 传授正确学习方法,提升核心素养培养效率
        在历史的学习中,许多同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低下,尽管这些同学付出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学习十分重要,然而,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它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这需要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分析得出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帮助每位同学高效学习。
        3 结语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局限于应试,旨在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需要同学们不断努力扎实基础知识、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需要老师不断提升自我、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同学们高效学习,只有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提高同学们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J].教学研究,2019(02):87-92.
        [2]石振强.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03):801-803.   
        [3]喻莘博.核心素养视域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8(06):196-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