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张方琦
[导读] 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学科,体育成为小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课程,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相符,但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
        张方琦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310000

        摘要: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学科,体育成为小学课堂不可或缺的课程,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相符,但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小学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只有加强体育与德育的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这些作用,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德育;渗透


        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获得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体育课程既是构成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与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教师以身作则渗透德育
        合格的体育教师既要具备热爱事业的精神与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方可在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或感染学生,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举止都是对体育道德的展现,因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即: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以身作则,对自身的教学态度加以重视,通过自己的带头或表率作用来教导学生[1]。例如:针对需在地上进行练习的运动项目,部分学生怕脏或觉得危险而不愿参与其中,这时教师可以亲自示范,带领学生一同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中。另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细致讲解技术动作,还要保护好学生,让学生用轻松的心情参与体育活动,准确领会动作技巧和要领。
        
二、借助游戏活动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若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只一味讲授基础知识,则无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影响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和德育的渗透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小游戏,利用游戏进行德育渗透,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素质的提升。例如:开展“打靶”的游戏活动时,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毒品或害虫等图片,让学生用小沙包进行“打靶”,进而掌握一些常识问题。

除此之外,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较强,喜欢参与竞争性的体育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竞争游戏来渗透德育知识[2]。例如:开展“迎面接力”的游戏活动时,基本都是采用男女混合比赛的方式,然而有些女生在比赛中跑得很慢,或者是有的学生在交接时出现“接力棒”掉落情况,这些都会对小组的速度造成影响,继而输掉比赛;这时有些学生会埋怨交接失误或跑得慢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制止和批评这种行为,鼓励失误或跑得慢的学生,让其赶走心中失败的阴霾。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能形成集体主义精神,知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三、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其具有思维性强、范围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能对学生实施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不同的体育项目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体育课教学环节要善于挖掘体育运动的内涵,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巧妙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田径项目相对枯燥乏味,但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坚持锻炼,能获得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球类运动强调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学生通过练习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出发,使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或者是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制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德育内容进行渗透。
        
四、巧借突发事件渗透德育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基本都是在室外进行,存在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科学利用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展开德育教育,进而将不利事件转化为道德教育,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德育和体育的有效融合[3]。例如:开展赛跑比赛活动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摔倒的事件,教师需要在确保学生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爬起来继续比赛,当结束比赛活动后,向全班学生讲述此事,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还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说,通过科学运用突发事件,有利于为德育教育和体育教学的整合提供良好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是非辨别能力。

结束语:
        体育锻炼属于终身性的活动,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巧用游戏活动、教学内容、突发事件等进行德育渗透,为学生提供愉悦宽松的锻炼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体育品德与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华.小学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速读(中旬),2019,(5):94.
[2]廖淑慧.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6):27.
[3]洪梦迪.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J].新智慧,2018,(35):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