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隋莹玉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教导。
        隋莹玉
        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   158200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教导。在管理班级上,班主任要能做到无微不至的细心,班主任要能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班主任还要对学生有责任心。如何让高中班主任顺利的展开德育工作的教育,本文针对德育工作教育的切入点以及德育工作教育的方法做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班主任;方法探究;策略研究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需要班主任的关爱。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并不简单,它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拥有爱心,要求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高的耐心。只有优秀的班主任才能够做到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呵护,才能做好对班级的管理,真正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为了能完善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教育,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方法而做出了适当的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定位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得好的话,这个班级的学习成绩就会提升上去,这个班级学生的心理就很健康,学生就不会被升学压力所折磨。班主任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培养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向优质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方案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高中班主任也要及时的关注教育工作的要求,不断的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跟上时代的进步,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注意德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将德育工作方法中。
        班主任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全面的发展。高中的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并没有形成的特别完善,他们会偶尔的感到迷茫,并且互联网上面会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因此班主任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设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让学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学业。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一个清晰的定位。让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会浪费自己的光阴,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帮助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引导高中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而不是遇到挫折就不敢去面对。如果学生长时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会导致他们在未来成长中无法自己立足。因此,主任对高中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形成解决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2.1 班主任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高中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开展德育工作的教育。当班主任自己在德育工作中做的很好的时候,就能够起到一个带领作用,引导学生落实自己的学习,以及承担自己的责任。班主任需要做到的工作有很多,在学校中涉及到多种情况都需要班主任来出面解决。

班主任在学生开学,对新来报到的学生熟悉后,就要在班级选择优秀的班干部了。教师选择班干部要对学生有着负责任的态度,选择的班干部必须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班干部也会学习班主任的以身作则的意思,才能与班主任一起管理班级,和学生一起健康成长。比如在迎接新生的时候,班主任和选择的班干部要热心的帮助新生入学。班主任在做事的时候也要积极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拿出热情的态度,不用那一种死板的教育方式。不能用自己是是老师,学生是学生的那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子,来教育学生。这样学生一定会产生对老师反感的心理,不喜欢这个班主任,那么这个德育教育工作就是失败的。班主任能够让学生需要,和学生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相处,及时与学生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的困惑,在情感上与学生成为朋友。以身作则的去尊重学生。这样的班主任才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生的支持,这样的班主任才能够完善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德育工作教育的展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在这项德育工作的教育中,要明白在理论知识上培养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可以开展一些校园活动,帮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之中落实扎实。在这些活动中,不断的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念。通过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注重文明的举止,注重语言的规范,推动德育工作的建设。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与学生的结合,要注意将理论运用在实际中。针对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策略,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制定出符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针,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要采用符合学生生活习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班主任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推进德育工作教育的开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人为本,围绕学生进行教育的开展。当教师围绕学生了才能提高对班级的管理,才能将德育工作更好的落实,让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学生的心理形成起来。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定期的举行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帮助学生将理论落实,帮助学生慢慢的注重自己对德育的培养。
        结束语
        班主任应该不断地发现自己在德育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高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祝启程.两课一育大课改: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整体解决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 2019(22).111-112
        [2]汤明凤.谈山区新课改中班主任工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 2019(13).123-124
        [3]董崇强.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9(03).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