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综合下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李世熙
[导读] 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理念,也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间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李世熙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
        摘要: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理念,也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间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边缘学科。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并对其进行探讨,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探讨学科综合下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学科综合;音乐素养;教学策略

        在2011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此大背景,学科综合下提升学生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特殊作用,而且对于学生有强烈的针对性,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于通过音乐学科与其他相关联学科的整合、衔接,能与音乐的非具象性艺术表现形式互补,丰富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学科综合
        “学科综合”是指将相关联的学科综合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将音乐教学与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教学综合在一起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等等;“音乐素养”是指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学科综合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指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音乐学科与其他相关联学科的整合、衔接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并确保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的提升。
        二、以学科综合为背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学科综合”是不可以盲目从众的,必须科学、适当地进行。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几乎所有的音乐老师都投身到教学改革当中,其中很明显的一项改革就是大力加强学科综合。但在学科综合的过程中如果“度”没有把握好,很容易走向极端,这样也就出现了很多盲目综合的现象。
        1.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从小学音乐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
        (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想要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轻松且快速地接受音乐知识,就需要教师细心钻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好好思考能接受什么样的音乐知识、已经掌握哪些音乐知识等,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科学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从而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提升其音乐素养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学习。小学生通常对流行卡通音乐更感兴趣,而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利用流行音乐引出传统音乐,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声乐的演唱形式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如《学猫叫》等当下热门的流行音乐,将其与教材上的独唱《我爱你,中国》、男声四重唱《黄杨扁担》等歌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下,逐渐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2)设计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或是乐调,而没有从音乐本身的情感、背景以及审美等角度进行讲解,学生也会对音乐的感受产生偏差。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与音乐相关的情境,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使学生自觉学习音乐知识,配合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流程。同时在情境之中,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音乐展开联想,从而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够拓展教学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在情绪情感的表现上有相似点,在实施中,将其综合应教学,以音乐为主线,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1)综合美术,“画”出音乐美。
        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姊妹,它们是永远分不开的。在音乐教学特别是歌唱教学和欣赏课中适当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我在欣赏课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是,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油画《小白菜》插图,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再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就容易多了。在教一年级音乐课的歌曲《春天来了》时,我先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想象和春天有关的画面,然后在学会歌曲后把你心中美丽的春天画面描绘出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在唱歌教学《咏鹅》时,通过让学生学唱歌曲《咏鹅》,我要求学生想象作画,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效果不错,加深了学生对美的理解,提高了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加强与美术学科的综合,能使音乐课“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学生的灵感、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综合舞蹈,体验音乐之美。
        在音乐中配以舞蹈律动,会使我们的课变得更生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跳竹竿》中,在上课时对音乐与舞蹈进行恰当的综合,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跳竹竿,感受音乐欢乐的情绪,就能达到学唱《竹竿舞》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了解了海南青少年跳竹竿的民俗。又如在二年级《当我们同在一起》这节课中,首先要恰当地向学生介绍德国风情,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其次,在拓展教学那块,可以采取同舞蹈的恰当综合,让学生欣赏华尔兹并且教学生简单的三步舞蹈。这就将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3)综合影视,创造音乐美。
        音乐与影视的综合,能使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欣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时,可以让学生在聆听古典音乐的同时,出示相关欧洲的富有代表性古典建筑、大教堂、雕塑品,学生在观看欧洲古典主义的相关画面时,从中感受创造之美。
        3.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指将音乐教学与其他非艺术课程结合进行教学。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
        (1)音乐与语文的综合。
        音乐跟语文是相通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完整表达、抑扬顿挫以及情感表达;同样,在每首歌曲在学唱之前都建议配上节奏朗读歌词,特别当歌词是古诗词时,学生会用语文中朗读的要求进行朗诵,并会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这样对于歌曲的理解与表达都有很大的帮助。
        (2)音乐与历史的综合。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中,都要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教学中,让学生既了解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教学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册《翠亨村出了个伟人》(改版前)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可以讲国父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对国父有更多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来唱歌,感情的流露就更加自然了。
        总之,音乐学科可以与其它各门学科进行整合,其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怎样综合,表现音乐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其余的则是为了强化音乐内容。这种综合方法的实施,能使学生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从而表现音乐、理解音乐,最终促成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
[2]陈婷婷.对“音乐学科综合”教学的理解和探索[J].考试周刊,2012.
[3]王晓棠.对音乐教育中的“学科综合”理念的理性思考[J].大众文艺,2010(11).
[4]陈慧.关注音乐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大众文艺.2017(14).
[5]傅淑娟.谈学科综合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6]傅芸.音乐新课标中“学科综合”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