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陈强
[导读] 体育课作为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
        陈强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
        摘要:体育课作为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体育作为一门副科得不到师生与家长的重视,加之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难以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此,有必要引入体育游戏,让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探索
引言
        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加强学生技术动作标准性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游戏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紧密结合,在保障学生安全性的角度上开展合理的体育游戏,以此来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小学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教育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从实际运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运动观念和锻炼意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自身的运动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其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方面,利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将趣味性的教育教学环节,合理融入当前的体能训练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身体机能状况,提升自身的身体条件。另一方面,体育游戏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正确性认知,还能够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征,开展针对性体能训练。
二、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一)同一物体的投抛掷准游戏
        在一节体育课堂中,教师选择利用同一物体进行投抛掷练习,这是在保证练习条件公平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优胜心理。如小学垒球投掷课,教师在课的准备部分可以选择利用沙包代替垒球,在学生准备活动热身阶段,教师为本班级划分不同的组别,分别为ABCD四个组别,每个组别10名学生,在每组别相同参赛学生的条件下,教师在一定远度距离下画出等半径的圆,每个组别的学生将手中的沙包投掷到圆形中,看哪一组的命中率高,最终是哪一组获胜。
        (二)不同物体的投抛掷远游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不同物体进行的投抛掷远游戏教学,学生在学练环节,可自行根据自我的学练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体。如教师安排了不同重量的沙包,学生在练习的初期可选择重量较轻的沙包进行投掷远度游戏,待学生找到一定的自信之后,可尝试选择稍有重量的沙包再次进行投掷练习,在不同组别中,学生可自行选择挑战对象,与同伴学练过程中形成一种良性的积极竞争状态。这种练习方式可有效地避免教师学生看成同一整体,在学练环节,可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灵活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维护了学生的不同心理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不同高度的投抛掷准游戏
        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堂的需要设计一定的器材,如利用一根杆子、一个圆圈,将圆圈一侧绑在杆子上,教师在组织练习过程中,每一组将杆子插在场地上,学生在距离一定杆子的远度开始投掷练习,将物体掷穿过圆圈,在练习几轮之后,将杆子高度进行调节,教师可组织学生手举杆子,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练习要求调整杆子的高度,这样可不定时的加大学生的练习难度。
        (四)架构游戏化情境
        ①架构支持性游戏情境。

小学生处于体育学习的初期,缺乏足够的体育知识储备,需要提高运动技能,并且独立进行体育学习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考虑支持学生的情况,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以便他们在包括情感支持,知识支持等在内的情况下获得运动支持。②架构探究性游戏情境。当前,在小学体育中,许多教师具有偏向教学的思想。小学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下降,因为他们过分注重体育技能的发展,却忽视了其健康和健身的发展。?在新时代,教师应该坚持核心素养观察,创建问题游戏情境,将运动健康知识有机地整合到清晰直观的情境中,并使生在情境中扮演角色,以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和指导健康行为的运动。③架构体验性游戏情境。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的情感是最现实,最深刻的。因此,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说授和示范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体验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情境的作用下积极参与游戏,并体验游戏。教师还应及时教给学生更好的运动成绩,并使学生在教学和娱乐中感到快乐。
        (五)增加学生的游戏体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变得有趣、生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做“游戏”,而要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活动融合到游戏中,科学地整理和规划,结合当代体育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有秩序、有目的地做游戏。这样才能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小学体育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比赛场景,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又如,在跑步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小学生的荣誉感很强。教师可以让胜利组当周一的升旗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当然,教师也可以为获胜的小组颁发奖状。这种游戏对学生的成长帮助特别大,能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体育精神,还能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1.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设计体育游戏。教师在选用或设计体育游戏时必须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需要进行,创编的游戏项目要有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确保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受益。
        2.将传统体育教学融入到体育游戏设计中。游戏设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应选取有一定趣味性,并能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
        3.游戏评价的多元化。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一般将游戏的评价工作分为比赛中的评价和比赛后的评价。在比赛过程中是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开展直观及时的评价,记录下不同学生的表现情况,对于一些好的部分,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和创新。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要及时指出,进行教育和引导。在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活动中,可以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自己在体育游戏中的具体表现情况,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方法,弥补缺点,掌握发展方向,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小学趣味体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既要注意常规游戏教学,又要探索和开创新的游戏教学模式,结合当代体育发展形势,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体育课堂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体基础与心理素养,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有秩序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增加游戏体验,培养心理素养和体育精神,锻炼意志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乐乐.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12):75.
[2]李清明.基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9(12):99.
[3]吕琴.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整合实践及价值探讨[J].新课程(中),2019(12):77.
[4]肖俨峰.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体育游戏[J].家庭生活指南,2019(12):57.
[5]叶李长信.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