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新政,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周詠文
[导读] 2011年之后国家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出了新的考试要求,作为中职护理生——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在学习医学主干课程《生理学》时.
        周詠文
        (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655000)
        摘要:2011年之后国家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出了新的考试要求,作为中职护理生——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在学习医学主干课程《生理学》时,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用适合中职学生水平的教学方式,打好《生理学》这门主干课程的基础,以提高学生以后的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生理学、教学改革、中职学生



一、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新政要求
        自2011年起,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由原来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个科目转变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考试内容由原来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5门变成现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传染病病人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及生命发展保健等。
        考试内容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打破传统的内、外、妇、儿、基护的划分,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使护理学知识体系化。侧重考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案例分析题考试比重加大,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题加大人文关怀试题分值,以考查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
         总之,护考新政强调护考的方向是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护士生逐步具备临床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所以,护理专业所有医学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以护考新政的要求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护士生护考过关率。
二、《生理学》在医学课程中的作用
        《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它讲述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原理,当我们了解了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机制,才能进一步认识疾病的发病原理,从而学好病理学;了解了疾病的原理,我们才能掌握药物的治病作用机制,从而学好药理学;在这些医学基础课程学好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去分析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理,从而学好临床课程。至此,我们看到了《生理学》这门课程在整个医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就是一个类似于大树的主干部分,病理学、药理学、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相当于大树的树根,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等相当于大树的树冠部分。《生理学》的原理机制是学习基础课的基石,也是学习临床课程知识的延展,是联系基础课与临床课的纽带,学好《生理学》就像拿到了进入医学殿堂的钥匙,让我们走进医学的宝库,尽享医学知识带给我们每个医学生的升华,为将来开启医学职业生涯奠基铺石。
三、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为基础差,理解能力薄弱,学习自觉性差,在学习医学课程的过程中,面临比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医学课程具有更高的难度。所以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把知识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关于肌肉的收缩原理,中职学生只要求了解肌肉收缩过程,可以用图片、动画,让学生了解肌肉的收缩就是粗细肌丝的滑行引起即可。但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原理,钙是偶联的关键物质,这个知识点学生就必需掌握。
        再者,对《生理学》中重要生命活动的原理,我们应该在医学其它课程的教学中反复讲解,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中巩固知识。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循环血量的调节原理,我们生理学课程学习,病理学课程也学习,药理学和内科课程都反复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多次强化,从而获得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为适应护考,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方式改革
1、指导中职学生学习《生理学》及护考新政要求
        《生理学》是中职学生进入护理专业学习的入门基础课之一,在这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就要给学生灌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介绍护士资格考试的新政要求,指导学生从进入中职护理专业学习的第一天起,就要重视《生理学》,知道这门课程的原理是学习其它所有医学课程的基础。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培养起对医学原理的分析理解能力,并把这种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医学课程学习的始终,切记对医学知识的盲目死记硬背。因为这也是护考新政对医护生必需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


2、《生理学》教学中要贯穿多媒体教学手段
         《生理学》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有人体与组织解剖学内容;有生命活动原理分析;有临床病例、疾病体征;有目前生理学的前沿发展理念。这些丰富繁多的知识只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在一节课中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知识信息。由于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视频、图线分析,对打开学生的思路与眼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创新能力,起到极大的助力作用。特别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本来就薄弱的基础和理解力,通过多媒体形象化教学,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3、《生理学》教学中要贯穿分析理解思维方式
        护考的新政要求是,加大考察学生对疾病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而中职生,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分析理解、逻辑思维、主观判断的能力都非常欠缺。《生理学》作为医学生第一门学习医学原理的课程,对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学,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医学原理。比如我们在学习泌尿系统生理中的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的调节时,用连线分析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层层推导,从而得出结论。示例如下:
        体内水分↓→血浆晶体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尿量↓
        这种连线分析图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作用显著,在生理学教学中要多加应用。
4、《生理学》教学中要贯穿临床病例教学
        《生理学》虽然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原理,但护考新政强调临床病例分析是护考大方向,所以《生理学》也要加大临床病例的教学,但凡与临床疾病和用药有关的生理学原理都要重点学习。虽然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这些临床疾病原理有难度,但我们的要求是不求学生全部掌握理解,但求学生学会分析临床疾病的方法,在以后其它基础课、临床课的学习中再不断巩固强化,达到熟练应用。如我们在学习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时,讲到肾脏能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教学中不要只点到此功能就结束,还应该延展知识到临床疾病,让学生分析患上肾脏疾病,如肾衰竭的病人会有什么体征,并引导学生分析肾衰竭病人因为肾脏机能衰竭,不能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内红细胞大量减少,所以形成肾性贫血的临床特征。
5、《生理学》教学中要贯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加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是所以医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护考新政对学生的要求,所以生理学作为初次引导学生进行医学实验的先导学科之一,实验课的作用就不容小觑。生理实验让学生懂得医学实验的规则,学会在人体、动物的实验中去探索医学知识的奥秘,培养分析、理解、实操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我们让学生做血型鉴定、血压测定、血沉实验,这些实验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医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又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做好了铺垫。
6、《生理学》教学中贯穿人文关怀教学内容
         这几年的护考试题增加了许多人文关怀的考试内容,考题用情景对话还原医院场景以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类题目的考察更加灵活多变,如果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到行为学到护士生的职业素养,是无法正确应对这类考题的。所以《生理学》教学也要把这一人文关怀的思想理念贯穿在相关的教学中。平时上课多提问,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工作的素质。上课中也要注重指导学生培养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培养起护士生高尚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未来更人性化、专业化的护理工作。
7、《生理学》教学中要贯穿护士资格考试题型
        活学多练是面对应试教育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提高护考成绩,我们也要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题中找到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所有医学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都要贯穿护考考题的训练,而不是到护考最后几个月才来突击。通过多练,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找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缺口,从而查缺补漏,提高成绩。基于这一理念,编撰适合中职生水平的、穿插护考相关内容的生理学配套同步练习,通过让学生训练,让学生尽可能早的适应和应对护考试题。
        总之,面对新形势下的护士资格考试,作为医学主干课程的《生理学》课,要以护考新政为指导,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改革、探讨,以培养出各方面医学综合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护士生,以适应未来护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王锐瑞、刘淑霞、杨丹丹  高职高专生面临护士执业考试新政的问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 1月·下半月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