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林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401132
摘要:听力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做了很多的听力题,进行了无数次的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却未有寸进。笔者试着创新教学方法,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优化,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立足高中阶段,简要论述了几种有效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听力;听力材料
听力教学一直是让高中英语教师比较头疼的一块,我们都希望学生可以非常得心应手的与外国人交流,听懂他们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让周围的人都投来羡慕并且称赞的目光。但要清楚,做到这样的程度并非一日之功,是真的没有捷径可言,只能一步一脚印的去走。笔者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一直在探究更为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以下仅将自己的所得分享给大家,主要内容包括灵活应用听力材料,循序渐进提高兴趣;构建听力训练情境,加强语音词汇练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发听力资源。
一、灵活应用听力材料,循序渐进提高兴趣
在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囊括了众多领域,像科学、艺术、建筑等。对于这些领域的知识,学生平日里因为接触过少的原因,在心理上难免会有一些畏难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借助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灵活运用听力材料,逐渐地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一《Earthquakes》这一课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地震”,教材中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将唐山大地震震前(预兆)、震后的情况(坍塌的建筑、死伤的人畜、救援工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听力部分(Listenting)讲述了一位美国人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中的真实经历,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更加给人一种可怕的真实感。听力教学前,笔者问学生“地震前发生了什么”“地震中发生了什么”“地震后又发生了什么”,围绕这几个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学生们积极踊跃地进行了回答,笔者再通过结合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使学生更愿意开口讲英语,更愿意用心听英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构建听力训练情境,加强语音词汇练习
在传统的高中听力教学中,因为没有足够专业的听力设备,没有科学的听力教学方案,以及少量的课堂听力时间,致使学生没有从内心建立起对于英语听力的重视。
笔者还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在播放完听力之后,就只是将答案公布出来,让学生自己订正,没有讲解,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究,凡此种种都使高中英语教学不断陷入僵局。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对听力教学引起重视,摒弃旧的方法和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语音和词汇的练习,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比如,以《Healthy eating》这一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烹饪词汇,对饮食习惯和健康有初步的了解,并能用本单元的知识写出自己钟爱的食谱。笔者通过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协作得出“何为健康食品”“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要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问题的结论。学生在这样的任务设置中,显得极为的活跃,积极参与到听力课堂中,听力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构建听力教学情境。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发听力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拓展了听力教学的空间。在设计课件时,可以将声音、文字、视频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将教学内容生动和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保持高度的兴奋,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比如,在教学《A healthy life》这一内容时,笔者通过互联网给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反面资料,像吸烟、过度饮酒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并且在网上下载了与此有关的英语新闻的语音资料,让学生通过听这些语音资料,结合笔者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听英文版的《健康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成了教学目标。其实我们如果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营造一种这种学习语言的环境,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掌握,我们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听些英文歌,什么时候能听懂这些英文歌,其实这时候英语听力水平就上去了。
总而言之,灵活应用听力材料,循序渐进提高兴趣;构建听力训练情境,加强语音词汇练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发听力资源都是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方法,教师要能够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打造出更好的听力环境和教学组织形式,使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夏良颖.?谈多主题听力材料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5(21)
[2] 保爱莉.?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事倍功半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几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