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310000
摘 要:在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通过大量实践分析,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更深一步的推断,广泛应用赏识教育不仅能刺激基础体育教育,而且能显著提高教学成绩。 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赏识教育;应用探究
在小学体育中,基于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低下和缺乏思考能力,开展赏识教育可以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可以有效的鼓励学生勇于迈出第一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吸引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小学学生性格特点和教育需求,积极与学生交流,创建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
1 重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不仅是一味的赞扬和鼓励,而是欣赏儿童的成就,以及学生的优秀之处是有依据的夸奖。简单来说,就是欣赏孩子的行为过程,激发儿童的追求意识与竞争取得第一的态度,,创造出特定的环境,确定小学生的发展方向。 周红说,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一项教导孩子学说话,学做事的教育方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家长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去逼迫学生学习。他们认为在体育课上,不是学生记不住动作,也不是他们能力有限,而是他们偷懒不努力导致的结果。于是,学生和家长就对学生进行暴力教育,不是打就是骂,又或者是大声斥责导致学生变的胆小怯懦。 这种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学生束手无策。许多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他们的头顶压力,听着“你是愚蠢的,你笨死了”的话语,严重打击学生自信心。这种不负责任的指骂以及暴力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往往是消极的,胆小怯懦的。
小学教学中实行赏识教育,不仅使学生进步,而且也能使学生积极上进,激励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能够更顺利地教学,正确的行为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课堂互动性强,可以促进教学,取得很多效果,在学生得到支持的同时,学习氛围将更加和谐。教师欣赏学生给于学生责任和爱的关怀,这是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爱因斯坦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欣赏学生的方式是一种更有礼貌、更温柔的方式,而不是极端又夸张的方式。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以更委婉,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升自己的优势,尽力弥补弱势。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进程更加的顺利。
在过去的小学体育教育中,老师经常以批评的方式教学,目的是想唤起学生的羞耻心,以及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的恶语相向是针对自己,根本不是为了自己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实行困难。甚至由于老师的过分辱骂导致悲剧的发生。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自己认知不足,很容易受外界流言蜚语的影响。所以,批评式教育不但得不到好效果,反而使学生更加的消极,不认可自己。
老师应对于学生优秀的一面,以及做的好的动作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进行鼓励。
2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许多人误解了赏识教育的本质,认为赏识就是表扬夸奖,但是表扬夸奖也要有一个度,也要有事实,有依据并且配得上。有的老师认为赏识就是可劲的夸奖学生,于是,老师就不断的说:“你真棒!,真聪明!怎么这么厉害!”等的话语。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迷失自我,认为自己就是老师眼中最优秀的学生,变的无比的骄傲,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一旦有一天,有人让他看到了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他可能就会接受不了,不愿意去相信自己其实平平无奇。这份心里落差将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无法面对平庸的自己。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既不过分夸大学生的优点,也不过分批评学生的缺点。如此,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育,正确使用赏识教育。老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性教学,对于哪些胆小怯懦缺乏自信心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夸奖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哪些优秀但稍微一夸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生,要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能太明显的夸,但也不能批评。夸奖或批评要建立在客观事实上,不能凭教师的喜好主观臆断,随意的对学生奖励或批评。还要学生清楚的明白因为什么事受到了表扬,又是因为什么事被批评,让学生对于老师的处理方式从心理上表示服气。
3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用法
要看到孩子的努力,从心出发,认真负责的对待学生。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教学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一、眼神。老师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满眼都是学生。从一个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眼睛是与外界无声交流的窗口。在表扬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从心底里表扬,不能眼神躲闪,这样显得心虚,不真心。二、语气。语言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所以说话的语气特别重要,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表达的意思就不同。老师在表达自己对于学生的看法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话产生误解。三,动作。肢体动作也是表达想法的一种方式。通常的动作有,竖起大拇指,鼓掌,激动的蹦起来,或者是击掌。但是这几种方式表达的程度都不同,因此老师要择优而选。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老师的表扬。
结束语
为了使小学体育教育能有效提高,要充分发挥赏识的作用,但要注意分寸,凭良心而为。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对于不聪明,不拔尖的学生,教师要看得见他们的努力,给予他们希望。
参考文献:
[1]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67
[2]沈霞.赏识教育践谈[J].青海教育,2018,78-106
[3]李静.体育学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M].北京体育委员会,2016,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