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君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实验小学
摘要:目前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更加侧重于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两者之间的实践,主要是因为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率,对小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帮助。从古至今,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书法家,而书法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小学生的书法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分析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两者结合的特色实践,提出两者结合的有效性,并提出强化两者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法教育;实践
引言
随着小学课程的改革,大量的学者在小学识字、写字、书法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找到写字和书法之间的共通性。我国的相关部门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和文件,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写字的目标、教学的方法以及写字课程的设置等,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即使是发布一些文件,但小学写字教学中的琐碎问题还是存在,需要进一步制定计划,并有效的解决。对于利用书法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写字能力,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写字与书法教育的教学体系,进而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一、写字与书法的内涵
书法当属艺术范畴,含有艺术价值及丰厚的美学底蕴,是书法爱好者、书法家们所涉猎的。写字则不然,是一般人所为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一种技能,是大众化的。书法家不是人人能当,但只要掌握一定的书写技巧,写好字确实人人可为。“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写字要有法,这个法就是借鉴“书法”中的法。依法求型,依法造型,字就能写得美观,具有观性,所以书法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起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特色实践的有效性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书法文化,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只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强教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写字和书法的相关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本身对事物就有好奇心,要是在书法教育中增加趣味性,会让小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方法积极结合,立足于学生对书法的掌握情况进行学习的开展,制定有效、趣味的教学模式,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效率。
(二)把理论知识与练习相结合
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时,学生会保持着一种好奇心,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产生兴趣,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会更加积极,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度,小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就会想着急于实践,想将理论知识应用实践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考虑到全面的因素。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本节课的知识先讲完,然后会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两者的结合才能让书法课堂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合理的分配学生的时间,要避免出现因时间不合理,造成的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班级中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而小学中的书法教学并不是一门主要的教学课程,只是语文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很重视,但在教室的引导下就会让班级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会带动整个班级的书法学习,并在书法课堂中有着较高的注意力,也会让小学生在书法教育中练习怎样去写字,让小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营造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还是要从教学中开始实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写字和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占据主体地位的,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让学生逐渐的喜欢上书法和写字。
三、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实践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书法内功,陶冶学生情操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书写能力。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定期开展书法培训和教育,让教师的书写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教师应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巧妙的运用粉笔,展现书法的魅力,同时小学生在模仿时也会改变自己的写字方法,进而让字写的更加规整美观。教师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的书写动作、写字的笔画、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书写能力。教师的书法内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操,所以,教师要有过硬的功底。
(二)利用书法教育的美学教育特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书法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通过欣赏书法和书写的体验,来感受书法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书法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行书、楷书、小篆等,不同的书法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书法家的书写风格也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色。书法教育工作者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爱国情感,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要充分利用书法教育的美学教育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将写字和书法教育的特色进行实践。学生在书法汉字的结构、笔画中就能分析出文字的内涵,这样会有更深刻的书法感受。
(三)教师要注意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例如,创设情境,开展同音字书写比赛,教师读,学生写,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汉字笔顺教学做成 FLASH动画,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深化学生对笔顺的记忆。定期组织汉字书写比赛,如钢笔字大赛、书法大赛等,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水平。教师将书法教育在写字中进行渗透,能够正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字书写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书法文化的发展。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将识字、写字与书法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贤操. 小学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 2018, 000(016):95.
[2]赵彦. 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3):68.
[3]游慧敏. 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探讨[J]. 求知导刊, 2018,(2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