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研现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彭德凡
[导读] 学校教研组需要树立建设县级、市级、省级先进教研组的目标,加强对教师团结意识和奋斗意识的培养工作,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提高教研组工作的整体效果。
        彭德凡  
        重庆市渝北区统景初级中学校 401142

        摘要:学校教研组需要树立建设县级、市级、省级先进教研组的目标,加强对教师团结意识和奋斗意识的培养工作,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提高教研组工作的整体效果。另外,学校需要重视和支持教研组工作,相关领导应该深入教研一线,了解和参与教研工作,与教师共同成长。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研现状
        在进行教研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教学问题作为核心,采用教师直接参与的形式,注重互动科研的重要性,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教研论点进行着重论述,例如,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评课质量等。
一、教研现状
(一)制度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的教研制度,大多数农村学校认为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所以只要将成绩提高就可以了,教研工作只不过是表面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大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和学生分数,忽视了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学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学校教研制度,无法对学校教研工作进行整体性管理以及改革。
(二)无教研意识
        由于学校没有让教师有效认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教师缺乏对教研工作的全面性理解。在教学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了解科研工作的意识,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没有进行教学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简单,通过刷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大部分教师认为教研工作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在参加教研活动的时候经常出现早退或迟到的情况,缺乏完整的教研意识,不重视教研工作对教学带来的实际影响。
(三)无教研气氛
        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没有营造健康和谐的教研氛围,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不积极参与,整体教研氛围沉闷,对相关教学问题没有进行准确的思考和理解,这样一来,导致教研效果差,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四)无足够教研活动时间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对农村学校的教学问题提出新的要求,部分学校设计和设置相关教研活动,但是由于缺乏对教研工作的重视,所设计的教研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研活动只是为了敷衍上级,没有给教研活动安排合适的时间,经常出现教研活动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的问题。由于教研活动没有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导致教师经常找借口不参与教研活动,这样一来,没有充足的教研活动时间导致教研工作的开展效果差。就目前农村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设计相关教研活动,但是没有确保教研活动的充足时间,例如,初二年级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所设计的教研活动时间比较短,部分教师在活动开展的中途才姗姗来迟。长期以往,教师对于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认为教研工作枯燥乏味,无法保持长期教研积极性,严重影响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采取的策略
(一)制度上给予保证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教研意识的更新,学校领导应该更新自身教研观念,明确教研工作对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性,树立教研利校的教学观念,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树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完整全面的教研工作体系,从教务处、初中教师、教研组和备课组四个教学领域出发,构建合理有效的教研工作体系。加强教研组建设,制定教研工作制度,完善集体备课相关条例,确立听课评课制度,从而保证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对教研组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检查教研组工作的实际情况,使教研组的工作与教研工作考核和教师工作考核相关联。学校教研组需要树立建设县级、市级、省级先进教研组的目标,加强对教师团结意识和奋斗意识的培养工作,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提高教研组工作的整体效果。另外,学校需要重视和支持教研组工作,相关领导应该深入教研一线,了解和参与教研工作,与教师共同成长,给予教师关怀,减轻教师的教研压力,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确保教研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培训,方法上给予指导
        教研培训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教研的效果和质量,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培养教师科研意识,促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教研质量观,对教师的教研方法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在进行教研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教学问题作为核心,采用教师直接参与的形式,注重互动科研的重要性,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教研论点进行着重论述,例如,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评课质量等。充分发挥教研组组长和骨感教师的引领作用,引领学校科研工作相关教育人员的发展和进步,备课组组长、学校领导和科研租组长可以加强沟通交流,对教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学的开展方式、相关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和教师教学行为展开研究,解决学校的教研问题,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教研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
(三)建立平台,技术上给予支持
        在营造积极健康教研氛围的前提下,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确保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支持,保证学校教研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可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研的信息数据库,合理利用校联通,建立科研资源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设置科研视频点播系统,为教师提供优秀的科研实况和专家讲座视频资料,教师可以在教研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校应该定期查看教师的意见,不断完善学校教研工作。另外,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市级范围内进行教研评比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教研情况来看,学校和教师缺乏对教研工作的重视,没有全面完整的认识教研工作的具体任务,教研活动没有达到学校预期效果,从而导致学校教研工作形同虚设,因此,本文针对教研工作的问题展开论述探讨,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曹庆红.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6):12-14.
[2]厉显畈.农村学校教研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9):31-32.
[3]杨士昌,何云龙.试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2(5):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