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文
河源市紫金县义容中心小学 517463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下,全国上下对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原来单一的学科应试教育,到现在的思想、能力、个性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模式。但基于我国特殊国情,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测验方式,成绩不佳学生就会出现学习信心低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 学生;学习信心;激发
新冠肺炎的爆发,学生的自信心重塑必将成为教育的重点,针对学生学习信心激发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从学生学习信心充盈的重要性、造成孩子学习信心不足的原因、如何保持或重塑学生学习自信心等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信心就是原动力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就好比是人们意识形态正常运转的燃料,就像汽车燃烧气油一般充满动力、生物吸收水分一样重要充满生命力。具有充沛的自信心,成事则事半功倍,自然就如壮士扬帆披荆、不惧棘刺、直取彼岸。
二、丧失自信心的苦果
假如信心不足,做什么都会事倍功半甚至出现负面效果的反作用去,做事如是,学习亦如是。我身边就曾出现这样一个真实事例:
小明那年25岁,随着社会发展,大部分家庭都普及了家用轿车,但驾驶证是驾驶汽车的必备条件,本应是激情迸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考个驾驶证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吗?但却因为他自孩童时期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不佳的学困生,早已对考试畏惧不已,所以,在考了几次却没能顺利通过的事实打击下,他只能被迫选择做好乘客这个角色,彻底放弃考取驾驶证,这样的例子真的不胜枚举。
三、学习自信不足的缘由
(一)日积月累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大部分学困生平时在上课、学习考试的时候,如赶鸭子上架,感觉万分困难,任凭怎么努力都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个人认为,其实就是自低年段时,孩子就被繁重的课业一步一步啃噬了对学习的自信心,只因考试,总会有高分低分,而经常性的低分,会让学生慢慢养成一种心理暗示:对于学习,我不行。
相反,对于许多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课外活动就与考试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篮球打得好、跳绳速度快,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代名词,这就说明考试成绩不佳,并不因为他们比别人笨,只是对于考试,他们的自信心已经不那么充足而已,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很优秀的。
(二)惰性养成
在此次全世界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也率先受到极大的冲击,对于学习,也被迫从原来的面授转为线上教育。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刚开始还感觉挺新鲜,跟以前面对面的交流不同,还愿意聚精会神地参与到线上教育活动中去。但久而久之,问题就不自觉地浮出水面,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孩子在家中学习的状态日渐下降,认为反正没有老师监督或约束,随便学也可以,反正课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上,作业也完成,更甚者,上课软件打开了,人却不见踪影。
所以,缺乏教师的有效约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这就致使学生慢慢养成了对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自己人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都开始模糊、开始迷失。
返校后状态久久不能恢复如初,对比其他同学,自己怎么变得如此弱小,简单的习题,别人都会,怎么自己就是想不通,学习成绩自然就比之前大打折扣,学习的自信心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更甚者会出现轻生的念头,这是多严重的问题啊!所以,这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问题,也是心理健康的问题。
四、学习自信心的重塑
自信心丢了,怎么办?拾回来就是了!
这句话说来简单,可真做起来就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了,就此次新冠疫情返校后,许多老师,在开学之初就已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不如前,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目光呆滞;甚至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原本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面对许多简单的练习题竟然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所以在检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低下,这时,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到底怎么做才比较好呢?个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作为切入点。
1.家校共扶
在许多家长看来,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家里只需要负责衣食住行、日常用度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只要把孩子放到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去拼自己的事业,孩子的成长就是教师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公开表示,家庭、家教、家风对孩子的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假如家庭没有好的教育氛围,家教形同虚设,甚至家风败坏,只给孩子不良的榜样,那孩子怎么能学好呢,即使学校做再多的工作,恐怕只能是徒劳无功。
所以,面对孩子学习自信心不足时,家庭就是第一个主战场,这就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观点,正确看待问题,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孩子阐明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砥砺前行。如果能做到这样,“拾信大作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由浅入深
授课过程中,教者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再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低的姿态来设计教学过程,重新培养学习在孩子的心目中是能力范围之内、能顺利解决的问题。测验设计既要涵盖所有知识点,难度又不能过高,考取的成绩自然不会太差。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在教者的引导下,按部就班地重塑对学习的自信心。
3.适时褒奖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来就是教者的重要教育方式,在面对自信不足时,更要设计得合理、适合、有效,我们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比如以一周为范围,作业取得几个优则获得相应的奖励;日常测试过程中,取得比前面测试有进步的即可获得奖励等。也可以设置更低的门槛去发现值得表扬的现象,让孩子有更多的渠道去认同自己,这样也对孩子学习的自信心的重塑也有较大的作用。
4.榜样引领
前有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现有习总书记非常关心我国的道德楷模,从国家领导层面,对于榜样的作用,不言而喻。
成人需要榜样,孩子也是,所以,学校或者班里,都可以针对各个方面,评选出各种类型的榜样,或学习榜样,或体育健儿榜样,或绘画榜样都可以,关键在于,让学生有一个或多个值得学习、超越的目标,而不会因为漫无目的而迷失自我。
五、结语
学习自信心一旦崩塌,教者应及时重视起来,并想尽办法重塑其信心,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孩子学习成绩无法保障,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所以,教者——教书育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