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罗斯科作品中红色与黑色的象征性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黄梦沅 唐丽
[导读] 本文通过联系罗斯科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与其追求真实的艺术哲学,进一步分析其画作中红色与黑色的象征意义。
        黄梦沅 唐丽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315211

        摘要:马克·罗斯科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色域画派的重要画家。罗斯科对于艺术的真实性与纯粹性有着极致的追求,在美国二十世纪中期艺术商业化的社会趋势下,罗斯科无法忍受人们对于艺术的虚荣,更加无法忍受他的画作被当作商品和装饰品,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世界。本文通过联系罗斯科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与其追求真实的艺术哲学,进一步分析其画作中红色与黑色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色域画派;马克·罗斯科;红色与黑色;色彩的象征性;
        马克·罗斯科是色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它作品历经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最后形成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罗斯科的作品尺幅很大,通常由两到三个排列的矩形色块组成,色块边缘模糊不清,颜色层次十分微妙,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罗斯科成熟阶段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见红色与黑色色块,它们或者单独出现,或者同时存在,赋予了画面新的内涵。同时,在关于罗斯科的话剧《红色》中,罗斯科与其助手曾谈到:红色像是太阳神阿波罗,黑色则是底格里索斯酒神,前者象征着光明和救赎,后者象征着悲惨和死亡,它们存在于每一张画上,红色与黑色相互依存。可见红色与黑色对于罗斯科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红色——宗教性的象征
        罗斯科画作的精神性体现在其画作的宗教情感上,他把自己的作画过程当成庄严的宗教仪式,执着于对宗教主题的表达,这与他儿时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童年时父亲把犹太教强加给他,严格的犹太法典像牢笼一样束缚着他,将言语和行动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仪式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他的生活与艺术。10岁移民美国后,罗斯科开始全面接受基督教,基于犹太-基督的宗教信仰,罗斯科将宗教体验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中,他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观者感受和他一样的宗教情感。在宗教语境中,上帝总是与光存在,而在罗斯科的画作里,发光的色块是最鲜明的特征,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科对于光的追求和对宗教精神的执着表达。
        纯粹宗教学认为颜色代表着独特的宗教概念或寓意,红色作为三原色之一,是最原始的颜色,也是一种极具宗教精神的颜色。在古代祭祀中的血祭以及用到的朱砂都是红色;早期圣像绘画中的红色有殉道、拯救的意思。中世纪时期,坦培拉绘画中许多宗教人物身着红色长袍,耶稣在复活后穿白色或者红色的衣服,圣母玛利亚通常穿红色的衣服和蓝色的外袍。在罗斯科的《无题》中,以红色为底层颜色,两个蓝色矩形分布于画面中,底部再置入一条橙色矩形与蓝色形成对比,画面充满张力,对比拉斐尔《圣母子》的色彩,通过色彩的关联性可以发现,罗斯科的抽象色块极富宗教性,能够唤起观者潜藏的宗教热情。人们注视红色,可能会欣喜若狂,就如同面对着的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但是罗斯科清除了一切具象的影响,只剩下宏大的、宗教的肃穆。
                     
                    《无题》                               《圣母子》
        在罗斯科成熟阶段的作品中,呈现出由明亮的红色调逐渐转变为深沉的黑色调的趋势。罗斯科曾经说,我害怕总有一天我的黑色会吞噬红色,然而罗斯科自杀前所创作的最后一幅画《无题》却是一整片红色。画中大红色的矩形色块边缘模糊,逐渐向四周扩散,而这强烈的红色像是凝聚的鲜血,向世人宣誓着罗斯科虔诚的艺术哲学。红色在基督教文化中是救赎的颜色,在耶稣最后的晚餐中,人们吃耶稣的肉(圣餐饼),喝他的血(葡萄酒),以此救赎世人的罪恶。而这幅红色的画作暗示了罗斯科的自杀,更是象征着罗斯科生命的救赎。“我期待这样一个时代:荣誉是为了褒奖一个人的终身成就,而不是把作品引诱进竞争领域。”罗斯科终于意识到,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艺术的波普时代已经来临,而他选择了同时代艺术家波洛克一样的解脱方式——死亡。
         
《无题》
二、黑色——悲剧性的象征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争失利,惨痛的伤亡使得社会矛盾频繁,抨击、讽刺现实的“黑色幽默”开始出现,而罗斯科也进入他的转型阶段,他作品的色调转入深沉暗淡的黑色。在西方文化中黑色是基本禁忌色,它象征着死亡、凶兆、犯罪等,黑色长袍是基督教教士的法衣,他们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究其原因,黑色是吸收光的颜色,也是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颜色,以最简单的色彩形式象征着最原始的色彩本质和精神本质。
        罗斯科从出生就被贴上了“犹太人”的标签,在那个将犹太人视为“邪恶”的年代,他的童年充满了歧视与压抑,这在罗斯科的心里埋下了忧郁的种子。他十分迷恋尼采,对于其《悲剧的诞生》中提到的“人生的悲剧本质”有着强烈的共鸣。罗斯科为德克萨斯州的圣·托马斯大学礼拜堂创作的壁画就独具悲剧意味,在面积不大的教堂里,摆放着14幅巨幅晚期创作,配置以昏暗的光亮,微妙而宽广的色域,由一层层紫黑色的色彩薄涂而成。从天顶上泻下来的自然光,又让人感到非常平静,这种无处躲避的黑紫色画面大面积地存在,蔓延到画布之外将你包裹起来,如同深海中的沉静和未知,带来一种沉浸的体验和压抑的情绪,仿佛被一股巨大的能量吸附,深陷其中。
       
        《无题》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认为黑色是一种力量,他经常把黑色当作大块形状来使用,还认为黑色能够凝聚时间和空间。而罗斯科的黑色表现的是悲剧性,“当我创作的时候,作品的悲剧性主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他把黑色看成生命的枯竭和死亡,黑色是他艺术哲学的最好体现。我们可以看到罗斯科在1969年创作的《无题》,画面以黑色和灰色平分,曾经有人问罗斯科选择黑色和灰色的原因,他说:“这两个颜色都是关于死亡的,代表着一种荒凉、空虚的形象,与此同时也提供了既丰富又模糊的视觉体验。”整幅画面可以简化成黑色和灰色两个长方形色块,如果我们把这幅画看作一幅风景画,上半部分是一片辽阔空旷的黑色天空,下半部分则是一片荒原。虽然罗斯科将这幅画解释为死亡,但是当它首次展览时,有人说这是死亡的尽头、生命熄灭之处;也有人说这是通往永恒的入口、漂泊灵魂的安息之所。
        在我看来,黑色所掩盖的是罗斯科对于艺术的虔诚和悲剧的精神,值得庆幸的是它们并没有被尘封,黑色还在跳动着、呼吸着。这些作品被保存在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里,那里光线昏沉,每一个进来的人们都将感受黑色的律动,就像在与罗斯科对话。
       
                                      《无题》
三、红色与黑色汇合——矛盾性的象征
        罗斯科生性固执,处事态度偏执僵硬,愤恨人们不懂他的感情却肤浅的想要买他的画作,因此他经常拒绝出售自己的作品。尽管罗斯科再三强调他的作品只是表达情感,但人们还是将他的作品与金钱挂钩,罗斯科渴望有人理解他的艺术。1955年,《财富》将罗斯科的作品称作一项很好的投资,而这一举措令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1958年,纽约西格拉姆大酒店委托罗斯科为“四季饭店”创作壁画,一贯追求艺术纯粹性、反对艺术商品性的罗斯科经过反复思考后,居然接受了这份订单。他充满了野蛮的想法,想要画出一批具有力量的画。他曾说过:“我接受是因为我怀有绝对恶毒的意图——我画的东西一定要捣毁进餐人的胃口,假如餐厅拒绝把我的画悬挂在那面墙上,就是对我最高的礼遇。”这一幅《褐红上的黑色》便是他为四季饭店所作的组图之一,他用暗红、棕红、褐红和黑色的色块构成作品,通过大尺寸的、又暗又浑浊的颜色让那些腰缠万贯的食客倒胃口,让人们重视画面中强烈的情绪,而不是被那些娱乐的、大众的流行艺术所吸引,他将人类原始的情感,诸如狂喜、痛苦、欲望、恐惧,全部沉淀在西格拉姆壁画这组杰作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画最终没有挂在西格拉姆的墙上,罗斯科撕毁了订单,他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沦为富人餐厅的点缀。
        此外,罗斯科于1963年创作的作品《黑色上的红色》是红色与黑色剧烈冲突的经典体现。“黑色与红色的对立,不是在光谱上,是在现实里。”在罗斯科的作品中,红色与黑色的结合让人产生复杂的矛盾性:黑色覆盖了整张画面,就像是一片尸骨的荒野,突然画面下方出现了一块明亮的红色,强烈的视觉感受震撼人心,犹如在生命的痛苦和死亡中出现了宗教的希望与救赎,其精神性则孕育其中。
               
             《褐红色上的黑色》                 《黑色上的红色》
四、结论
        本文基于罗斯科的人生经历与其艺术哲学,对其经典的画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画作中推导出红色与黑色的象征意义,前者象征着宗教的情感,后者象征着悲剧的精神,而红色与黑色汇合的时候,则象征着冲突与矛盾。罗斯科将所处时代人类的处境以及心灵的状态表现出来,为喧嚣世界的人们开辟了一方安宁之境。
        [1]刘东咚.夏占红.浅谈中国当代戏剧的一些问题——观红色有感[J].部广播电视,2020 .
        [2]王嵘.解读黑色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文化学刊,2009.
        [3]王旭.重塑色彩之生命——论色域画派先驱人物马克·罗斯科的艺术流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
        [4]王晴.马克·罗斯科绘画主题及其表现形式研究[D]. 渤海大学,2017.
        [5]张月姣.色彩的形象——马克·罗斯科绘画的知觉体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