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后进生向"后劲生"转化的有效载体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贺瑞华
[导读]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成绩好,有些学生成绩稍差点;有的表现得很好,有的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
        贺瑞华
        神木市第五小学  7193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成绩好,有些学生成绩稍差点;有的表现得很好,有的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这些成绩稍差点、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就是所谓差生,也就是“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往往会给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其中落后的或破坏性行为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后进生;"后劲生";有效载体
前言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学生思想、意志、态度上的问题;有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及教学工作中的缺陷,还有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结合“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缘起
        后进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学生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学生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只有少数人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更多的则是成绩普通甚至是落后的学生。当前国内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在一系列严密的规定动作中,他们被删削掉一部分个性、血性、活力,对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
二、后进生的成因
        一是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意志不坚强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过程,它要求学生付出较多的脑力和体力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而有些“后进生”由于缺乏面对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往往知能而退,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对学习目的的追求,长时间就形成“后进生”。二是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不足。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育方法死板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让学生不喜欢,使得学生“厌其师”,从而不愿意听从他的教育或学习他所教的学科,学习成绩下降,从而造成“后进”。三是家庭、社会重视度不足。有些父母对子女从小娇惯,养成子女骄横、懒散,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过分赞许,导致子女眼高过顶,目空一切,有的父亲管教能力差,跟子女不能进行精神上沟通,导致子女思想不能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生活。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忙于社交挣钱,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更有的家长将子女拉进赚钱的行列,致使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
三、转变措施
(一)爱心的教育
        关爱和接纳“后进生”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让我们把更多的关爱落实到行动上,让“后进生”抬起胸膛走稳健的路。因为“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 ,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后进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


(二)诚心的沟通
        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如个人访谈,从“后进生”身边的人那里侧面了解等,了解“后进生”“后进”的情况和心理表现,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制定科学方案:“后进”表现在每一个个体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类的“后进”,也在细微之处有所不同。所以,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例“后进生”的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转化实施方案。
(三)耐心的教育
        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和出考试题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难度和深度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照顾到“后进生”。在备课和上课环节,要注意讲授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和过渡性,特别是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复习好旧知识,然后导入新知识,耐心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这样,“后进生”不会因为旧知识的不牢固而影响听懂新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后进生”在完成作业时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困难,所以应该分开层次进行要求,让他们完成针对新内容的基本作业。在辅导环节,要多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好他们的学习习惯。因为“后进生”问题太多而不知从何问起,所以教师不要等到学生问,要主动地辅导,同时培养他们敢于问问题,善于提问题。在进行课堂提问或是测试时,特别把那些容易的问题留给“后进生”来回答,并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使“后进生”也能尝到得100分的喜悦。
(四)激发兴趣
        当“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稍微取得一些进步时,教师应看到他们的变化并加以鼓励,不能只和别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因此,教师要仔细地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那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地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起步点。在转化过程中一旦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时,都要“小题大做”,进行表扬,以此作为他们向正面转化的激励。为了让“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多出现这样的闪光点,教师要为他们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后进生”在各种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然后充分肯定其成绩,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其进取心。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后进生”点滴的成绩变化,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点燃起自信的火种,克服厌学情绪,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重要而艰巨的,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乃 至全社会的重视和努力。首先,要从理论上真正揭示和清楚阐明“后进生”的本质及成因;再着力研究有效的“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科学依据和科学方法;最后,切实地全方位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那样,“后进生”都在上进中,逐渐变为中等生或优生,继而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连碧容. 促进后进生向"后劲生"转化的有效载体——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 亚太教育, 2019(6).
[2]吴庆来. 让语文后进生成为语文"后劲生"[J]. 中学教学参考, 2019, 000(004):17-18.
[3]刘晓颖. 个性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后进生教学中的运用[J]. 学苑教育, 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