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王勇
[导读]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指路灯和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勇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滩口小学校  400714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指路灯和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差异,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发掘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采取差异性的教学。对不同特征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育,因材施教,通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来阐述差异性教育,及说明差异性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差异性教育、措施方法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找寻适合、恰当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进步。在尊重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生活状况,尽量协助每一位学生,满足其个体化的需求,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一、差异性教育的理念
        传统的应试教育与差异性教育的一个真正的区别就在于对教育对象的先天差异性是否认同。差异性教育,注重学生的先天差异性,在培养学生时,特别注重将学生的差异化特征融入进个性教学中。差异性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认知,就像是在同一份试卷中允许出现不同的正确答案,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小学是学生差异特征特别明显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发掘学生差异性特征中的优势,采取积极的引导来让差异化教学成功的应用于学生学习中,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差异性教育应用于小学班主任工作受到的阻碍
        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家长都不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大多数家长老师都以成绩论英雄,唯成绩论一直占据学校、家长及社会的至高点,差异性教育很难有实施的空间。其次,整体素质没有上去。差异性教育受到阻碍的原因还在于班主任自身并没有意识到如何进行差异性教育,也缺乏基本的差异性的认知;家长也不注重差异化的引导,很难与班主任达成共识。
三、差异性教育应用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措施方法
1、开展个性化差异的生动班会
        小学的学生拥有极其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表现能力,小学老师不应当遏制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因此在开展班会时,要特别注重个性化的引导。差异化教育告诉班主任,班会的开展可以多元化。

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枯燥的说理性教育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开阔眼界和扩展思维。例如:根据一年级《我是小学生啦》、《好习惯早养成》创办主题班会《小学生要知道的好习惯》,让学生指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好习惯、懂礼貌的益处。
2、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班主任了解到一般的标准化的教育,固然会省去很多准备工作,但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想有效地实施差异化教育,班主任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人类的七种智能,分别为语言力、空间感、音乐才能、数学思维、运动机能及人际关系,然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如思想素质、学习情况、性格爱好等。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分析学生个性成因。其次,明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对个性相近的学生进行划分,利用整体相近性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确定学生的喜好和厌恶。最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差异,认识到个体差异是正常现象;教育学生时要有耐心,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
        许多家长对差异化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并不了解差异化教育所带来的优势所以很难与班主任达成共识,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家长的大力沟通和疏导。班主任一以贯之的执行,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想切实的了解学生的状况,必须多与学生我家长沟通。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认可和监督。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让学生从小能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然而,实际情况中不少学生在学校、在家里是两个模样。对此,要求班主任密切联系家长,家长与班主任的有效沟通可以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态度改变等,方便随时调整学习精度。基于差异性教育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除了线下交流面谈或者开家长会的交流之外,还应该开展线上交流如;QQ、微信,让家长真实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让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一对一私下交流,让学生受到双重教育,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高效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差异的引导,差异化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和热流。小学班主任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心理和身体的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尊重学生差异,了解学生内需,助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林红.谈差异性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2020(15):120.
[2]郭翠. 差异性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C]. 2019: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