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兵华
安州区黄土镇仁和初级中学校
摘要: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为重要的是暂时的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以及提升和锻炼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难以真正的实现和文本之间的主动对话。所以说初中语文个性化的散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拥有更加重要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使学生乐于学习,那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散文阅读方法,调动学生阅读散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理解文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然而很大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甚至剥夺的学生上阅读课的权利。
一、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教师在研究初中散文该如何教学时,首先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的特征,为即将探讨的初中散文提供一些线索。初中语文阅读材料的特征明显,从当前教材上看,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很明显,无论是教材还是文章内容及结构,都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的文章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方案,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散文,初中语文还有这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具有广泛性。随着教育的改革,很多基础的课程不断推进,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得到解放,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入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解放了课堂,将课堂翻转。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模式。
散文以语言简洁为主,用简洁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围绕作者思想情感展开,让学生在阅读散文中对生活有一个新看法。语文教材中也有诗歌,名著及中国许多的古典小说,还有许多的诗词,这些大部分都是以散文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眼界,也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散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许多中国古典小说都具有散文的特点,而小说的特点也占一部分,将小说与散文的特点在同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把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帮助学生对散文及小说的理解。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开设一节高效的语文课程。首先要做的是,应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学生在课前所要做的是提前预习学习内容。因而,初中语文个性化散文阅读的高效性以及时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以及初中生在课堂开始前预习知识。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难度适中,而且有调理问题的布置,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更为重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开展预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学生预习质量和预习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后,学生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进而使得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
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其他散文。
让学生在课下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阅读,这样的话可以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认识也可以让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再就是文章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对学生的阅读极其重要,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应用一些工具,比如说互联网等等来收集作者所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的资料,或者是与作者相关趣闻,这样的话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会觉得非常有趣。
2.读写融合教学,提高学生文化内涵
在散文教学领域,教师若想保障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应该贯彻读写融合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进行散文阅读的过程中,围绕经典句式、段落进行仿写和续写,全面提高初中生文学创作水平,实现初中生文学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以《故都的秋》为例,学生可以根据倒数第二段进行仿写。即“南国的雨,别有风味,比如西湖之轻纱、峨眉山之迷蒙、九寨沟之银线,虽然景色壮观,但是缺乏情感体验。与北国的相比,正如少女与少年……”如此一来,通过仿写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文章内涵形成深刻认知,同时也能够奠定学生写作基础,全面提高初中生文学创作水平。
3.调动学生经验
在进行审美性阅读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情感经验来填补整个教育中存在的空白。要让学生主动的去对文章中的内涵去理解、去想象,并且通过文章的阅读体验来感悟其中的内涵。这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原有的审美经验,比如在《荷塘月色》散文教学中,整个文章所体现的意蕴非常悠远,荷塘中朦胧的景色需要学生的审美经验作为支持才能够体会到的,如果学生曾经欣赏过荷塘月色的美景,那么对于文中所展现的内容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文章教学进行审美主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经验,并且启发学生对于整个文章的空白处进行想象,进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自由的去理解散文,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表达内心体验,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感悟能力。
4.提升审美的重要程度,改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之前的教学评价机制中,考试分数是判断学生学习程度的标准,但是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转换之前的教学方式。现今时代,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审美技能、获取知识能力,将主要标准由考试成绩转换为技能的考察,对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疑惑及时进行解答,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提升。例如,在散文《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散文阅读,之后教师提出关于文章的问题,比如从文章主题开始,散文展现主要是作者的感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作者帕斯卡尔撰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展现什么?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了解班级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的能力,也及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正确且标准的评价,帮助学生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个性化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基础性策略和具体培养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层级关系,即要在实现基础性策略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培养方法,才能达到提升初中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玉海.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上),2018(11):135.
[2]李海琴.浅析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改善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