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材料.重塑想象——综合材料在美术课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启发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 巢丹
[导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美术课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教育正在鼓励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方式积极投身进美术活动中,教师们也鼓励小学生大胆利用多种工具与材料进行创作,便于小学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
        巢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美术课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教育正在鼓励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方式积极投身进美术活动中,教师们也鼓励小学生大胆利用多种工具与材料进行创作,便于小学生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但是具体怎样才能够加强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老师与家长都关注的共同话题,同时也是检验美术教师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等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材料在美术课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启发,首先介绍了综合材料的特点以及种类,然后探究了综合材料对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的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教师能够重视到综合材料的重要性并合理进行应用,来促进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综合材料;美术课;想象力
引言
        随着近年来艺术占据地位的不断提高,综合材料在艺术创作中占据的位置也就更加明显,当然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也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分钟应用综合材料,能够帮助小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对于艺术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绘画语言上运用综合材料不断进行探索,同时还能够处理好中华文化传承以及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综合材料在美术课中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启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综合材料的特点及种类
(一)综合材料的特点
        人们运用材料来进行绘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最开始学会用天然的材料在岩壁上作画。伴随着时代的推进,绘画工具以及材料正在不断丰富化。到了上世纪中期,综合材料这种新鲜的艺术形象才逐渐出现。综合材料又被称为混合媒体材料,主要是指在视觉艺术领域应用各种材料的方式。由于它应用的材料丰富化、创作的观念更加前卫,使其吸引了更多画家投身进实验创作中,也成为了美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多样性
        综合材料所涵盖的范围比传统材料更加广泛,处了原有的绘画颜料以及工具之外,大自然界中的动物羽毛、植物根茎、金属以及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品都能够被创作者运用到美术中,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想象力。
        2.体验性
        综合材料一般具有实验的性的特征,每种材料彼此之间的应用组合都蕴含了不同的方式,应用的效果也不更加多样性。因此这都需要创作者进行不断体验与尝试,通过调动全身感官才能够了解到各种材料的特征以及使用功能,进而创作出自己想要实现的绘画效果,还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
        3.综合性
        传统美术方式是将绘画与手工相互割,而综合性材料绘画则是将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通过综合媒体以及方法进行创新。可以通过描绘、涂抹、剪贴以及编织等方式进行创作,给了创作者充足的创作空间,不受任何传统思维的限制。运用综合材料的活动主要包括了观察、讨论以及材料构建等过程,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二)综合材料的种类
        1.自然材料
        小学生在接触到自然界的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界丰富的景物影响而不断产生创作灵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美得食物。在大自然界中能够收获更加丰富的物质材料,例如树叶的枝叶、羽毛、泥土、砂砾以及贝壳等,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兴趣特点,根据学生以往的经验去选择生活材料。还可以让学生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亲自动手收集自然材料,引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2.生活材料
        生活材料主要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相关资料。因此教师就可以与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就和学生一起留意,将废旧事物加以收集,例如废旧易拉罐、报纸、衣服以及包装盒等。在回收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


        3.现代美术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美术材料也在丰富化。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传统铅笔、水彩笔、水粉等常见的材料外还应该在自己经济允许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扩充。例如果冻笔、超轻黏土、面包土等,让小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探索材料的机会,进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小学生的经验。
二、综合性材料对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意义
        1.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资源开发
        自然界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该在生活中就地取材,将这些资源合适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综合材料是来自于生活中,其覆盖的范围更加广阔,这种多样性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而解决传统绘画工具以及绘画模式的束缚使学生想象力发展受阻的问题。
        2.物质性材料激发小学生探索欲
        兴趣是一切创作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对材料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片轻盈的羽毛、一粒亮晶晶的纽扣、一团柔软的棉花都足以让他们开心的把玩半天。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自操作。”在美术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材料更能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材料进行观察、触摸、把玩,然后进一步去引发小学生的操作兴趣,在对材料的探索中感知材料的特性,研究材料在拆分、组合过程中形态所产生的万千变化,并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只有在获得了丰富的感官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创作表现欲。
        3.现成材料便于小学生情感表达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对陶冶小学生情操,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需要眼、脑、手协调并用,把自己从外界得到的信息和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绘画媒介表现出来。每个小学生的头脑里都能想象出许多美丽的画面,每个小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在传统的美术活动中,小学生对造型的塑造主要通过线条和图形的组合。受年龄特点限制,小学生常常会出现小学生因为“不会画,不知道怎么把心里的画面表达出来”而完全不敢动手的情况。丰富多样的现成材料易于出效果,举个例子,有的小学生在作品中想要表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的形象,反复尝试却怎么也画不出麻花辫,创作也因此受阻停滞。这时我们就可以提供编结好的麻绳段,或者未编结的绳子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编结,然后黏贴到画面中需要的部分,如此一来小学生便绕过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外的难题,且收获了自己满意的画面效果。现成的材料帮助小学生摆脱了绘画技巧对他们的局限,把美术活动的重心从绘画知识技能的学习转移到发散思维,专注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小学生通过游戏性质的操作实验选择材料,创作出最贴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作品
        4.摆脱范画限制给予小学生充分创作自由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要不要示范一直是个两难的问题,面对单一的绘画材料工具,教师示范可能导致小学生思维被禁锢,创造潜力难以发挥;不示范小学生又可能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无从下笔。综合材料活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充分的引导打开小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只需要着重对各种工具材料的基本操作做一定的讲解,引导小学生充分观察和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然后把活动重心放在让小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上,让小学生在游戏般的探索实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开拓思路,自由的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将创作潜能挖掘出来。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综合材料,对小学生手动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综合材料应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能够看出,在小学生想象力启发方面综合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还要保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应用综合材料。
参考文献
[1]唐晓燕,王教庆.综合材料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0):230.
[2]张莉茹.浅谈艺术创作中材料如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J].赤子(上中旬),2016(20):28.
[3]李惠萍.浅析综合材料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3):139-140.
[4]石磊.浅谈综合材料在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10):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