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第20期   作者:黄宝欢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后感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黄宝欢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叶蔼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后感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推动新课改之后,小学阶段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读后感写作教学。很多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并且成效比较显著。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在开展语文读后感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受到了许多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策略探究
        一、引言
        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时,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写作教育板块的教学要求,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很多学生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成效甚微。有的小学生对语文写作存在天然的畏难情绪,往往认为写作是一个苦差事。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让学生能够实现主动写作、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表达出来。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主动写作最为关键,这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需要从这一点出发,关注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薄弱之处,为学生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写作思路,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和写作的空间及契机。
        二、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现状
        目前,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学科老师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读后感写作指导上下足功夫,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写作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意识到这种写作方式的乐趣。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工作仍然不容乐观,出现了许多的障碍及矛盾。
        第一,教师忽略了学生写作热情的激发。不管是读后感写作还是其他类型的写作,都离不开学生的写作意愿。如果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和意愿,就会导致疲于应付老师的习作任务,最终所写出来的文章假大空,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教师忽略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在读后感写作中,学生既需要脚踏实地,又需要适当的发挥个人的想象力,确保自身所写出来的文章具有吸引力以及生动性。但是,老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价值,学生无法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和自主创新。
        三、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与老师互动。跟上老师的节奏,用心完成写作任务。在对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时不难看出,学生的写作热情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后期指导方向。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降低读后感写作标准。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年龄偏小,在引导学生完成读后感写作任务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抽象分析及宏观研究时,主动与老师互动。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写作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读后感写作内容,进而实现因材施教和就地取材。
        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观,让学生能够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顺利过渡,激发学生的读后感写作兴趣。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写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尝试多元化的读后感写作方式。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时,语文中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给自己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信”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主动介绍家乡的习俗特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拟好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这种限定写作主题的形式,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方向上的偏差,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


        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利用幻灯片将家乡的特色习俗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点评,让学生能够理顺个人的读后感写作思路。通过这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情节,让学生将个人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读后感写作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很多教师积极研究与学生想象力相关的课题。在开展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教学活动时,学生所参与的课外活动较少,日常生活枯燥而乏味,往往往返于学校和家中。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其他活动的参与频率较低,这一点使得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的机会较少。教师可以将现实体验与学生的大胆幻想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力,高效完成读后感写作任务。有的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比较消极,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对读后感写作有一个深刻的兴趣,进而主动激发个人的想象思维。
        比如,在学习完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中的《传统节日》后,教师可以设置“我心中的节日”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的想法和理由,想象自己会怎么样度过这一节日。再讲解这一读后感话题时,很多学生比较感兴趣,跃跃欲试,同时这种读后感写作方式的想象性质比较明显,学生能够主动的说出个人的心愿。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我想环游世界;有的学生会说我不想学习,我只想玩游戏;有的学生会说我想考上重点初中。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想象创设不同的节日,比如世界旅游日。学生在听到教师的想法后会主动开展想象,与小伙伴一起讨论自己想要创设的节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完成读后感写作任务。
        (三)加强学生的写作点评
        在读后感写作指导中,教师需要尽量避免简单意义上的指导,而应该让学生自行决定,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大胆尝试、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及水平。写作对学生的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需要尽量避免过于关注学生的写作质量,而应该鼓励学生自行分析。只要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说出个人的不同意见,教师都需要提出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简单点评非常关键,有的教师忽略了写作点评环节的大力落实,最终导致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完成基础点评任务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读后感作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及不足,然后找到改正的策略及方法,这一点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明显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优秀的读后感文章,让学生吸取文章中的精华,学会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读后感写作练习题,该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简单介绍的形式,说一说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在点评学生习作时,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描述比较简单,有的学生仅仅只是记流水账,这一点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修改,鼓励学生在刻画细节的过程中,全面真实客观的展示整个事物的全貌,积极实现抽象事物的具体化、生动化和形象化。这种创造性的写作点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后感写作行为习惯,学生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参与积极性较足,同时能够对写作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方式。
        四、结语
        读后感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受到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的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师需要主动改革写作指导策略,关注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慧芳,章琦.小学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10):63-66.
        [2]姜希慧.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探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9):P.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