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电波
湖南省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155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与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也一直在提倡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将其逐渐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体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并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带有德育教育内容并符合其真实需求的体育活动,使之在参与中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培养出其集体意识及热爱祖国的情怀等。教师应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让小学生在最好的状态下通过体育活动,真切地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存在,提升教学质量,使之做到全方位的成长。
一、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体育课中,教师总是将动作进行简单示范之后,要求学生去做更多的动作练习等,互动效果不好,不利于彼此间的沟通,更不容易融入德育教育。在这样枯燥的体育课堂中,小学生产生了倦怠的情绪,开始对教学活动进行敷衍,无法使之身体素质得以锻炼。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德育教育与授课内容结合,用诙谐的语言打造出活跃的课堂环境,提升其参与度,在互动中使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小学生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时,教师应改变原来严厉批评的态度,不要大声指责,反而用耐心的语气,进行教育,使之不会畏惧,而是真心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教师的做法,让学生懂得与人进行沟通的时候,要互相尊重,使德育教育得以融入,并起到一定的效果。这样,才能通过体育课这个外部推进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的心里,使之对人、对事都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实际授课中,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例如:在课堂中进行足球比赛时,小学生摔倒了,但却勇敢地站了起来继续参与,使比赛顺利完成。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拼搏与勇敢,而且形成了集体荣誉感,使德育教育落到了实处。还比如在练习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的时候,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纠正其不标准的动作,并询问正确动作下是不是感受更容易发力,并能只证实心球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对于肢体不够协调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不怕失败并多次尝试,渗透进德育教育,培养其坚持不懈的思想观念。
二、在体育教师的形象中渗透德育教育
以往的体育课中,教师并没有过多的注重自身的形象,在言传身教方面有所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当逐渐转变思想,从自身的仪表开始改善,例如:衣着要有运动感,充满活力,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幽默又不失大方、文明而又礼貌的新形象。
在授课的时候,教师也开始注意表达方式,而且用风趣的语气讲授体育知识,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同时运用简洁明了的话语,直接切入重点,使之更轻松地就掌握了所学内容。学生在体育课中,受到教师从外表到内心的感染,加上其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无形中就融入了德育教育,使之在仪表方面形成初步的审美观念。面对散发出思想气息的教师,学生会产生尊敬之情,并主动与之配合,更好在体育课中接受到德育教育。
三、将德育教育融入评价中,树立学生自信
小学生都是喜欢表现的,虽然其年龄不大,但也希望得到体育教师的尊重与认可。有实际授课中,教师不要总是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使之失去了自信,觉得无法完成体育课的练习。 面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耐心纠正,使之知道正确的做法,在尝试中掌握了运用技巧,并从中体会到成功是需要努力的。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使之缓解心理压力,不再自卑,使之思想健康发展。对于一些屡次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严厉的语气,会使之状态越来越差,对自身产生错误的认识,无法树立起自信,徘徊在孤独的边缘。那么,体育教师应当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反思,在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注意表达方式,使学生正确地看等自身的优缺点,并愿意在引导中改进,使之思想与心理健康成长。
四、结合教材渗透德育教育,重燃学生热情
课堂中,教师只是呆板地将体育知识塞进学生的脑中,并没有顾及其真实的意愿,使之愿意参与其中,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德育教育与教材结合,设计出合适的授课方案,使之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使之重燃热情,更好地参与其中,锻炼了身体,满足了学生想表现的欲望,使之敢于展示自身,释放出个性特点,做到全方位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鼓励其创新,并对其想法与做法表示尊重,使之深入探究所学内容,并运用到生活中。与此同时,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教师轻松地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使之不怕累、努力去完成锻炼内容,磨练了其意志。例如:在田径教学中,可以很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从中引导,使学生之间通过沟通加深了联系,从而做到尊重并互相帮助。在小组练习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配合,感受到体育活动中的团队及拼搏精神,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授课方案。有实际授课中,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全新的榜样,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融入德育教育,在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同时,让其懂得尊重与拼搏,也使之形成了正确的道德品质,热爱运动与祖国,提升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彭智勇.当代体育科技.2018(32)
[2]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许燕.当代体育科技.2019(20)
[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J].袁云良.学周刊.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