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华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幼儿园 400042
摘要:语言是人们正确表达自我,加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语言表达尚处于基础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注重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有利于实现其创造性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部更加注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教师教学方式、教育策略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大班幼儿语言创造性发展上,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大班幼儿特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大班幼儿;语言创造性发展;策略
前言:语言是具有创造性的存在,所谓创造性亦指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它可以用来解释现有事物,也能以现有事物为原型,创造性出一些新的想象或内涵来。实现大班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发展,将会更好地塑造幼儿的言语及思维方式,实现幼儿的思维与言语间的良好转换。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形象化,因而培养幼儿语言创造性发展就更加强调形象化的学习。通过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能够顺应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使幼儿融入学习环境中开展语言的学习、创造。
一、游戏教学法促进幼儿交往性语言的发展
日常交往中,良好的交往性语言能够使对方更好地了解自己,实现交往关系的融洽。交往性语言是大班幼儿正确介绍及表达自我,实现幼儿人际关系融洽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时期做好交往性语言的创造性发展,有利于为幼儿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环境奠定基础。在大班幼儿的教学中,结合幼儿教材、儿童故事,这样的游戏角色创设具有较强的广泛性。
例如《小兔乖乖》、《小熊请客》、《小马过河》等。这些小故事角色较为鲜明,剧情简单、通俗易懂,语言上朗朗上口,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这为设定不同的角色,开展游戏教学创造了条件。例如在《小熊请客》里面,有多个小动物的设定,除小熊、小猫、小鸡、小花狗,这些都是正面角色,还有小狐狸这个反面角色。幼儿通过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互动中,能够将感情融入其中,正确认识到角色的含义,在语言的交流中,幼儿能够根据剧情需要,突出小熊作为主人的热情,突出正面角色小猫、小狗、小鸡等角色的友谊。对于小狐狸的设定上,通过结合故事特点,语言表达上应突出散漫、不友好。通过这些游戏角色的设定,幼儿很好地融入其中,较好的理解交往性语言的应用,促进了幼儿交往性语言的创造性发展。
二、情景教学法促进幼儿描述性语言的发展
在传统的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取讲说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等讲给幼儿听,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幼儿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培养幼儿语言上,传统教学方法也更加强调言传身教。由教师朗读,然后由幼儿跟着教师念,这样难以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发展。在利用情景教学法促进大班幼儿语言创造性发展上,教师选定了幼儿课程或儿童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故事,创设情景,让幼儿参与到即兴表演中,增强了想象力。在丰富多彩的儿童绘本中,鉴于很多故事情节、语言等需要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这样本身带给幼儿更多关于语言想像的乐趣。例如在绘本《大灰狼娶亲》中,大灰狼需要猜想盖头下的新娘,在每一页的画面中,新娘逐渐露出手、脚、尾巴、牙齿……在这样的精彩绘本中,虽然有精彩的画面,却没有对白。
教师通过结合这一情景,结合绘本特点,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情景画面中增加绘画对白,可以让让绘画更加具有延展性。其次,教师通过参照绘本,创设“盲人摸象”的情景,让幼儿融入其中,采用增加旁白的方式,如大象的鼻子像“长长的胡萝卜”、大象的耳朵像“大大的芭蕉扇”、大象的腿像“四根粗大的柱子”等,更好地培养了描述性语言的发展。
三、案例引进,促进幼儿评判思维创造性发展
幼儿的思维训练是一个综合训练过程,包含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训练、创造能力训练等。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引入相应的简单故事案例,教导幼儿从简单的案例中做出一定的评判,有利于促进其评判性思维及评判性语言能力的发展。相对于描述性语言的客观性而言,评价性语言带有更强的个人色彩,它带有一定的褒贬、喜乐等因素,是幼儿正确表达自我、展现个人情感、态度及看法的关键所在。在大班幼儿教学中,通过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在幼儿自身过程中将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融入其中,更有利于情境中的情感感悟与表达。例如针对于《小马过河》来说,主要是阐述“不管是做什么,都需要去亲自实践”的道理。围绕这一主体开展案例阐述及分析,教导简单的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性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在根据听者的特点简单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明确语言交流中的合理性及层次性,做出一定的个人判断,进而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创造性语言设置。促进幼儿评价性语言创造性发展,让幼儿在个性化的语言经验基础上,复述和编构故事语言、依据自身经验对各种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运用谈话语言去和同伴交流,可使自身协商的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
结论
教师和幼儿通过短小的、即兴的情景设定,共同创造出适应幼儿行为、交往及学习的情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在沟通、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而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在交往中、情景中的创造性发展,这在促进大班幼儿语言创造性发展上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在目前其更是成为学前教育语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热点。当然,除了采用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阐述等形式外,还可以有其它多种方式。在今后的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应当加以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J]. 李吉林.??教育研究. 2017(03);
[2]王灿明,孙琪.学前情境教育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5):41-45.
[3]张艳梅.情境绘本阅读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7(31):40-45.
作者简介:马玉华(1989.02)女, 汉族 ,籍贯:重庆市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科研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