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芳芳
山西省垣曲县城西幼儿园, 山西 运城 043700
摘要:幼儿通常都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和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和学习的,这是和幼儿发展特点最合适的一种活动。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就是在将游戏和课程相融合,在游戏中进行教育、实施教学活动,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去感知世界,并实现教学的目标。要合理的运用课程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进行游戏活动来增加幼儿的实践体验,感悟各种情感与思想,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下面文中就对怎样实现课程游戏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导言:
幼儿园是人们最初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是人们打基础的时期,对于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过,因为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身心也还都不成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习惯,对于枯燥的教学活动是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幼儿园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幼儿的一些基本意识和习惯,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就有助于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1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幼儿园教学的时候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的想象力也可以因此而被激发,在游戏中他们的创造天性被完全的释放出来,为幼儿创建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将教学与游戏进行融合,改变教学枯燥的形象,让孩子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保持心情的愉悦又能够完成教学的目标,这样也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多多和幼儿进行交流,要将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注重对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2.1 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游戏
要让幼儿融入到团体中来,让幼儿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且体现出自己的存在感。要引导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去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学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体现自己的价值与存在感,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也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变得自尊、自强。在进行团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就会互相帮助,每一名幼儿都会尽力的去表现自己,积极的参与活动,希望能够体现出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通过这些丰富的游戏活动就可以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如《剪刀石头布》、《走跑交替》这样的小游戏,都是很简单的,不过如果可以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这样就可以融合其创新性与耐玩性,也可以避免游戏过于偏重于游戏性,同时还会有更多的环节与策略去着重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形式也会更加的丰富,更有趣味性。
2.2 创设游戏环境,让幼儿置身游戏环境中学习
为了能够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要从多个角度去实行游戏的渗透,为幼儿创设积极、健康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在游戏上的需求。对于课程的游戏化必须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还有教学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合理的调配教学场地和器材,精心的设计游戏活动,对幼儿更有吸引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分组,组织进行小组活动,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引,在发现幼儿间出现了矛盾或者游戏出现了偏差的话,就要及时的去解决。在游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在一边细心的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的表现,实时的进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就比如说传球游戏,对于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化差异,传球活动也应该有变化。
传球游戏一般就是让孩子们围成一圈,由一名孩子先进行传球,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儿童上肢的力量以及协调力进行锻炼,不过,因为传球的参与者比较多,有些儿童参与感就会不好,对游戏的兴趣也比较低,课程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就此而进行更改,比如说增加球的数量到五个,并且要求儿童在传球的时候都要做出排球的动作。这样对游戏的规则进行改变,球的数量也有了变化,这样游戏就会显得更加新颖,对儿童的吸引力也更大,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同样有着锻炼的作用,也更符合儿童的游戏需求。
2.3 通过师生互动,提升游戏化教学效果
在将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游戏精神,能够积极的对其进行优化。游戏化的教学更加提升课堂的互动性,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因为幼儿年龄都比较小,进行游戏化教学,可以逐步的在幼儿心目中建立伙伴关系,让孩子们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就比如说在进行“踩高跷”这一游戏化教学的时候,这样的目的就是对幼儿的腿部力量进行锻炼,提高其身体的平衡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要确保全员参与,在他们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并制定规则,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规则观念。教师需要先为活动选择合适的场所以及相应的物品,比如说绳子、饮料瓶等等,然后带领幼儿制作“高跷”,也就是先将饮料瓶钻出两个洞再穿过绳子打上结,这样高跷就制作好了。之后教师就要为幼儿讲解规则,然后让他们去进行比赛游戏,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同时,也要充当裁判的角色,对活动中的犯规行为进行指正,选出表现最好的,这样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参与了进来,相互也有了互动,教学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2.4 将课程与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玩中学知识
幼儿园课程设置有着其自己的特点,对日常教学有着内在的影响。所以教师要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对他们在课程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需要利用儿童喜欢游戏这一特点,协调课程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让儿童享受更多的主动权,提高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游戏渗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以交通常识课程为例:交通安全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强调、讲解,势必无法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可以将交通常识课程游戏化。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制作成交通灯、斑马线等教具,然后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确定儿童的身份,主要包括儿童、成人、老人、司机、交警等。为了能够更好地辨认每个儿童的身份,可以佩戴不同的配饰,如领带、胡子、方向盘、白手套等,这样能够使儿童更加明确自身的角色与他人的角色,便于开展游戏活动。游戏场景为:老人过斑马线时闯红灯,司机为了避让老人采取紧急刹车的方式,但是却造成了多辆车追尾,司机、乘客(成人、儿童)受伤,此时交警出面协调。以上述游戏场景、角色分配为基础,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游戏的紧张感,提高儿童对交通安全的关注,从而提高交通安全课程的有效性。
3 结论
总之,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充分了解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势所在,积极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优化和完善教学方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而将幼儿的教育质量提升上去,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玉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29.
[2]马丽花.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80.
[3]朱婷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8(26):72.
[4]郭冬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18(1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