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美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山东 济南251411)
摘 要:看图写话习作是小学低年级语文作文的重中之重,看图写话教学不但为更高层次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是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看图写话习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断在实践中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看图,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习作教学的相关策略,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看图写话,简单来说就是题目中给出一幅图片或一组图片,学生要根据给出的图画写出一句或者一段话,更深层次的含义即是要求学生利用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把图片中的内容描述出来,并且概括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是小学作文最基础的训练方式。从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看图写话难度较高,拿到题目不知道该从何写起,或者是表达能力不够,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探究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找到一种合适的看图写话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升观察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相对来说年纪较小,心智各方面还不成熟,观察能力也往往不足,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条理性,所以比较难以把握图片的重点内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看懂图片,学会观察图片,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后续的写作。
1.1 弄清条理,培养逻辑观察能力
如果题目给出的只有一幅图,那么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回归整体的方式来进行观察,比如在《拍照》这幅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观察图面的整体情况,然后思考下列问题:画面上出现了几个人?这些人都在干什么?画面中的地点是哪里?要求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并且试图说出一句连贯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具体细节,比如按照从远及近的顺序来依次描述远方的景色,再接着描述近处的人物,主要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内容,最终再次观察画面的整体,将具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大体上的贯穿,从而能够描述出图片的大致含义。
在看懂一幅图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难度,在一组图片的看图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浏览一下题目中的图片大致包括什么内容,是关于什么的?内容是什么?不能急于求成,或者盲目追求细节,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佳,难度也相对较大。比如,在《小兔过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将题目中的三张图片连贯起来看,然后进行思考,浏览一下这组图片大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包括哪些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学生能够轻易就观察到,这幅图讲的是小兔过河的故事,主人公是小兔子和小乌龟,小兔想要过河,乌龟帮助了她,把她背到了河对岸。这样,学生就掌握了图片的大致内容,对故事的整体情况游乐初步了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片,对于各项细节内容进行描述,最终再进行整体观察,将三幅图联系起来综合描述,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1.2 把握图片重点,紧紧围绕主题
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对于题目的要求应当认真推敲,这样能够更好地抓住图片的主题和写作的重点内容。
在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习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提示语,比如:画面上是在哪里?都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运用你的想象力,把画面中发生的故事描述出来。这些提示性的语句为写作提供了大致的方向,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图片,把握主题,所以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仔细审题的重要性,紧紧围绕主题,在图片中找到提示语中的各个写作要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另外,图片的题目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整个题目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为看图写话提供了一个重要提示,这将对于学生快速读懂图片、掌握画面内容十分有利。例如,在《小猫钓鱼》这道题目中,题目自身就已经给出了图片给出的故事内容,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详细地描述小猫钓鱼时候的细节,主要包括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等,这就使文章非常生动详尽,并且不偏离主题。
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练习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一道题目,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由说到写的过程。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勾勒出画面,也能够读懂画面的内容,但是无法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又或者在表达过程中缺乏合理的逻辑性,说话不能连贯,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按照顺序说话,表述内容要尽可能完整。在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描述四个要素,即地点、时间、人物、时间,然后遵从一个合理的逻辑,把具体内容补充完整,完成之后,让学生把自己写好的句子读一遍,或者小组之间互相交换阅读,判断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内容是否详尽,还存在哪些内容可以补充或优化,老师也可以给出合理的建议,最终学生再进行修改完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连接词作为引导,比如首先……然后……接下来……最终……,这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讲话的顺序和逻辑,使表达更加清楚合理。
3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为写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让写作变得轻松简单。看图写作给出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同学们可以利用想象和联想,把静止不动的画面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的故事情节,由此引发更深层次的内容,这就意味着人物的形象将更加生动形象,故事情节将更加完备,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也就更容易进行推测。比如在《植树》这幅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想象成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们,这时小鸟会有怎样的想法?他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会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想象也就此打开,文章内容也就随之更加充实。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习作教学策略包括很多方面,具体的应用仍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在日积月累中逐渐积累工作经验,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看图写话不再成为难题。
参考文献:
[1]安丽娜.论低段小学语文写话方法训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
[2]陶萍.小学语文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10).
[3]陆旅游.立足文本随文写话——浅谈低年段语文“随文写话”的实践[J].新课程(中),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