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雯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大靳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要求不断深化与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课前预习教学方法,旨在利用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前预习意识,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语文知识点有基本认知,为正式语文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应深入分析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应用课前预习方法的有效策略,从而为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前预习;预习效果
引言
当前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为学生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意义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针对于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强化课前预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力度,同时综合考量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语文教学方案,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设计课前预习教学计划,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质。
1 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当前阶段语文教学课前预习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语文教师为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仅停留在表面,整体预习计划过于空洞,未真正确切落实具体预习内容,导致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采用错误的预习方式,未能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良好效果,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率。其次,课前预习模式过于落后。部分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实践活动中,未及时转变传统教学中固定思维模式,以流程式课前预习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真正将语文知识吸收内化,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最后,未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反馈结果,未深入了解与掌握不同层次学生实际预习情况,导致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
2 语文教学中应用课前预习方法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力度
在语文教学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前预习环节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整个流程中,在正式课程前组织学生正视导读内容,引导学生按照导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掌握单元重难点知识,突出强调教学工作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教师在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力度的前提下还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能力不断标记重难点内容,对难以理解的语文知识点进行特殊标识,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印象的深度与广度,为课前预习的良好效果提供基本保障。
例如,在讲解《秋天的雨》课文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对难以理解的词语描绘进行批注或者标注自身见解和看法,要求学生预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内容,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秋天的雨相关描写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前预习意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构建语言描写结构框架,进一步实现最佳课前预习效果。
2.2 制定课前预习教学方案
课前预习方案作为后续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基础,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科学的课前预习方案,为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在课前预习方案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语文知识点,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明确认知。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及时记录课前练习感受以及存在困惑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预习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积极收集相关材料,深入研究课文简介、背景等内容,对故事内容的寓意赋予见解和感受,深切体会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心路历程以及愿望,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与整理信息的综合能力,还能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掌握故事描写的能力。
2.3 定期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语文教师不但要注重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前预习任务,还需及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实时了解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方向性地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高度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常规预习检查过程中,还应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优化与完善课前预习检查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有效检测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在进行《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若干学习小组,围绕着课文描写场景为各小组成员创设表演情境,鼓励学生将课文涉及到的蒲公英、草地、主要人物等意象以表演的方式进行诠释,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还能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真正投入教学活动中。
结语
课前预习方法对语文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及时转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课前预习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语文教学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强化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力度、制定课前预习教学方案、定期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等有效策略,将课堂预习的导向作用全面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方丹丹.注重语文课前预习提升自学能力摭探[J]. 成才之路. 2018(11)
[2] 杨多元.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必要性及措施[J]. 甘肃教育. 2017(15)
[3] 王桂英.浅议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S1)
作者简介:任玉雯,女,1984年6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