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明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临海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中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世界观人生观正确形成的黄金阶段。历史课教学在其中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中国自秦汉起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能人志士,他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弘扬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传说,让中国立于世界之林。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的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中的人和事对后世起着以古鉴今开拓心智的作用。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总会觉得内容过多且晦涩难懂,因此合理的利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历史故事;中学教学;应用
引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中,留下了各式各样的经典以及饱含哲思的历史故事,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实的反映,也投射出深层的智慧与思想。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应用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历史知识面,引导他们探寻真实的历史现场,走近历史,全方位地感受和领悟历史,以此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成效。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对于中学生历史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入历史故事主要是想让其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另外,还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改编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时候慢慢地对历史产生好感。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历史故事,既可以给课堂带来一定的生机,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极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可以用到课堂教学上,只有带有正能量、有积极意义的历史故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就要将历史故事细细筛选,将历史故事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二、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许多中学历史教师也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产生的积极效果,为此,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广泛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历史故事。但是,在实践和创新教学模式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如今的众多中学历史教师依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纵然是真正地希望提升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运用历史故事的时候,一方面使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的形式较为死板、沉闷,虽然在开始有一定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和探究的热忱,然而缺乏后劲,使得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对历史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举办的各类活动形式内容都特别浮于表面,盲目而缺乏专业判断地跟随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此并不会在实质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和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升。另外,教师选用的历史故事对于补充和完善课堂内容没有较好关联,故事的融入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只是浅显地描述、草草地介绍,不能引发学生对于历史故事的深入思索,进而无法激发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故而获取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历史故事的选取原则
(一)围绕主题清晰明确与现实结合
从古至今的每一历史事件下都存在许多的历史故事,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要选择一些符合教学主题且有针对性的历史故事来运用。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便可通过“致远号”被打捞的新闻带领学生走进邓世昌的故事,通过描述“致远号”与“吉野号”的对抗展现出邓世昌的爱国情怀,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英勇坚定、忠贞爱国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落实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二)掌握时机详略得当
选择故事时应把握适当时机不可忽略教学实际,一般可在导课、重难点解析及结课时使用。首先用于导课时应选择生动有趣且短小精炼的内容,同时应注意所选择的故事与教学可以有效结合,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快速进入教学。如讲解一课内容的重难点时可引用,由于作为重难点的知识理论性较强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难度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化繁为简。而历史故事则是一个让学生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如在讲述有关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时,为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及后期“分封”与“封建”的区别便可运用周公东征的故事。通过该则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周公东征的背景、人物、作用并联系到所学知识点便可更容易去理解分封制本身的目的、对象、影响等内容进而掌握本课重难点。
四、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
有些教师在上课铃声一响起就急忙上课,生怕耽误了课堂时间。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前言。前言的作用就是告知学生该节课要讲的内容以及学生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只有前言准备充分了,才能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才能注意力集中的听课。为此,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利用一小部分的时间来给学生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作为一个引子,把该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引出来。学生通过倾听历史故事来集中精神,并根据所提及的内容认真学习接下来的历史知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当学生在认真听讲时,他们的精力是十分充沛的,并且历史故事和教学内容相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所讲的故事要新颖而多样,不要总是重复几个故事,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历史教学。例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听这个题目学生就可以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那么,教师就可以将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通过阐述“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一些令人耻辱的辱华事件来鞭策学生努力奋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通过历史故事,将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时可以将原本简洁抽象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扩充,用形象化的历史故事来还原整个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譬如,在学习《经济危机》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讲解清楚历史故事的发生背景,再运用其中的真实事例来进一步讲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当讲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理解不够深刻的地方,以此为引子,教师可以顺利引出后续的课程内容。通过对故事的深入剖解,将抽象的历史知识模块变得直观形象,能够有效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教师需要结合历史教材的整体体系,对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然后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教学角度,灵活应用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优势,开展趣味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历史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滕菲.基于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6-7.
[2]杨宇童.新课标下历史故事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国际公关,2020(07):93-94.
[3]褚夫梅.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306.
[4]郭峰芒.基于历史故事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335-336.
[5]赵碧兰.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13):138.